笔文阁

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两个小的本就理亏,听到族长一时两股战战,到底不敢再生反骨,虽不情愿,可还是服了软。
    他们垂下趾高气昂的头,嗫喏着道了声:“小子无状,还请叔公(小叔)见谅。”
    顾悄这才消了气。
    他的芯子毕竟是个成年人,“念在你们初犯,我不跟你们较真,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台下折腾这么一大通,台上的老夫子,复读却旁若无人,丝毫不受影响。
    新起的《三字经》,在学童的吵嚷中已然念了大半。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只是那始终置身事外的老夫子,难得撩起耷成倒三角的皱眼皮,瞧了眼顾悄。
    摊开新课本,顾悄的思绪有些飘远。
    不久前,突然魂穿到这个世界,他结结实实吓了一大跳。
    上一秒,他还在酒店房间跟疫情赛跑,深夜备课,抢开新一轮公考集训班,谁知突发心梗,连个自救电话都没拨出去,下一刻就换了个时空,甚至换了个身体。
    原身也叫顾悄,爹是退休阁老,娘是武侯嫡女,大哥从五品京官,翰林侍学,二哥是准恩科状元。身为幺子,又是个早产儿,他从小身子骨就差,十岁之前没断过汤药,养活得不容易,所以爹娘兄弟待他如珠如宝。
    顾家宠这小公子到什么地步呢?
    顾悄一睁眼,就被小公子豪奢绝伦的“闺房”震住了——
    三进的花梨木围栏式拔步床,悬着绛红底子七宝帐,琳琅满目的珠玉宝石晃得顾悄眼疼。
    身下铺着火鼠毛覆杭锦被,床榻间温着数个汤婆暖炉,配置几乎不逊于现代的地暖空调,数九寒冬里,他着单衣却半点不觉冷。
    身上丝绸小衣,高端织料柔软到令现代人喟叹。
    原身衣袖下露出的半截胳膊,白皙到近乎透明,纤长指掌温软细滑,更是一丝细茧都见不到。
    “舶来”水晶镜里,清晰印出一张跟他一样的脸。
    秀气精致,正在十六七岁的年纪,模样还没完全长开,略显圆润的下巴,透着一股富养出来的娇憨,微微泛红的桃花眼里,满是不知人间疾苦的澄澈。
    如此宽纵,自然也养得原身一身富贵病。
    跟着哥哥读书没几日,他突然双目红肿,见风流泪。
    大夫说小公子体弱,躬读费眼,不宜进学。
    跟着娘亲健身习武才三天,他气喘胸闷,心悸盗汗。
    大夫说小公子先天不足,不宜揠苗助长。
    其余数术御射,他不是头疼,就是手疼、屁股疼,总之是一样学不长。
    唯独对书画琴艺有些热情,那也是夏天热了不习,冬天冷了不练。
    倒是斗鸡走狗,吃喝玩乐,包治百病,日日玩耍,从不见他哪里不适。
    后来不知谁人,将他顽劣添油加醋,散播出去。
    外间疯传,他脓包一个,钟鸣鼎食,大字写不出一箩筐;诗书礼乐,七窍将将通了六窍,成天只好窝在丫鬟堆里,琢磨奇技淫巧。
    一句酒囊饭袋,懦弱可欺,便将他盖棺定论。
    到他爹顾准盛年致仕,流言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直说顾氏一门亨达的运道,就坏在他这个彗星身上。
    顾悄暗自呸了一声,不就是嫉妒人家会投胎,红眼病搞什么玄学飞机。
    他不禁心疼起原身境遇。
    可下一秒,手中竖排繁体无句读古课本,无情将他打醒。
    他更应该心疼的,是换了个地图重新念书的自己。
    想到这,顾悄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和原身,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种人。
    小公子爱玩。
    他玩鸣虫花鸟,辨得出各种玩赏品类的产地、习性和好处。就拿蛐蛐说话,这百日虫夏生秋死,可原身愣是能玩出越季的冬日鸣虫。
    小公子精饮食。
    名品菜肴浅尝一口,他就能说出用材、火候和基本做法,甚至有一手单凭饮食品鉴复刻失传菜谱的绝活儿。
    而顾悄,就很不巧了。草根出身的他,吃喝玩乐一窍不通,特长只有读书。
    俗称:书呆子。
    可以说,小公子凭实力将纨绔这职业技术含量拉满。
    一朝现代蛮子魂穿,空对着原身一身绝技,只能猛男落泪。
    他不会、他不行、他滥竽充不动数啊。
    好在大哥二哥先后高中,刺激得原身吵吵着也要上学,这才给了卑微学霸一条活路——
    装不了精致纨绔,他还能扮个幡然醒悟、以学证道的大龄读书郎。
    朝着冻僵的十指呵了口热气,顾悄认命扶贫,开始替原身温书。
    他穿的朝代不可考,更像是个平行时空。
    国号宁,年号大历,正三十六年。与顾悄原世界,除去历代统治者不尽相同,文化思想、习俗风貌,大都相差无几。
    顾悄庆幸,现下学的念的,他还算比较熟悉,没给他整出个新语言文字体系。
    “三百千千”对他来说,难度不大。毕竟文科狗标配就是一副好记性。
    很快,他就将一本三字经翻完。在旁边的特制“笔记本”上,他用纸包的炭头写写画画,记下几个不太熟悉的繁体字形,又伸手取过第二本,如法炮制,过掉了百家姓。
    到第三本,很多同类衍生的繁体字,已经难不倒他了。他便合起本子,认真默记。
    经过长期的速记训练,顾悄的背书速度不说过目不忘,但一遍记下个七七八八,不在话下。
    周围跟读声又一次乱了。
    一群小鬼看似交头接耳实则明目张胆,又开始嘲弄起来。
    “哎,你瞧瞧他?那翻书的速度,比大风刮得还快!”
    “真傻,夫子一看就知道斤两,他不至于连装样子都不会吧?”
    “等会下学,夫子考校,有他好看了。”
    ……顾悄本不想计较,闻言瞬间改了主意。
    他摩拳擦掌,换班前一定要让这群小鬼知道到底谁才是爸爸!
    第003章
    下半日,复读机夫子不再领读,熊孩子们各自习书。
    读书声叽叽喳喳如麻雀炸窝,乱糟糟听得顾悄实在忍无可忍。
    他左边一个八岁小童,吸着鼻涕,磕磕绊绊:“高……高曾祖,父……父什么?子……子孙?”
    他右边年纪大些,背得倒挺顺溜,可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接的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个什么鬼?
    无奈之下,顾老师翻出书箱里的青铜双虎钮镂空云纹镇纸,敲桌打拍,朗声唱诵起童谣版三字经。
    少年音色清亮悦耳,打着节拍的诵读轻快活泼、朗朗上口,很快吸引住了其他小童注意力。
    一群熊孩子从竖着耳朵听热闹,到不知不觉跟唱,不过柱香时间,稀稀拉拉的“游兵散勇”们悉数跟上了顾悄的节奏,诵读声整齐划一,响彻学堂。
    读着读着,不少稚子开始学着顾悄击掌打起节拍。
    不同于老夫子昏昏然的领读,这种半玩乐式的唱记十分得熊孩子们喜欢,一时间摸鱼的、偷懒的、插科的、走神的,全都认认真真起来。
    直到夫子摇铃,熊孩子们都挠头讶异。
    “今天的午课结束得这般早?”
    “唱完我竟然全记住了!”
    顾悄长长松了口气,心道漫长的入学第一天,可算熬到了头。
    但奇的是,下了学的小同窗们非但不激动,反倒坐得笔直,比上课时恭谨多了。
    顾悄正疑惑着,就见那个整天都没挪窝的秦老夫子,终于睁开了垂耷的眼。
    它,哦不,是他!终于开启了复读和待机功能以外的新程序。
    虽然这个新程序令顾悄有些淡疼。
    “今日堂考,按例一组往后默二十句,二组四十句,三组六十句,凡错、漏、改、涂、缺字者,一字一板。新来者,按一组计。”
    “现在开始,盏茶后——收卷。”
    话音未落,小鬼们就开始奋笔疾书了。
    万万没想到,幼儿园还搞随堂考。
    顾悄又一次被坑,他一边感叹卷果然还是古人卷,一边匆忙在书箱中翻笔墨。
    想想他又将东西扔了回去。
    原身书法不差,但没有带侍墨丫头,等他这生手研好墨舔好笔,时间都耗完了。
    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就着炭头跟笔记本,开始默刚刚“温”热乎的三字经。
    一通气写下来,等到台上喊停,刚刚好写完过半篇幅。
    接下来,就是极其“残忍”的当堂阅卷加惩戒环节了。
    秦夫子的戒尺,长七寸,厚度足足五分有余,挥舞起来仿佛带风,打在手上画面太美,顾悄有些不敢看。
    外舍学生水平参差,考校虽然分作三个等次,但难度差不多都是各自水平的上限。
    也就是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不了挨打的宿命,年纪越大,挨打越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