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小些的孩子关注点却不同。
    “昨天云庭哥哥他们几个迟到,今天会不会被秦夫子打手心?”
    “听说顾悄哥哥的手被鬣狗咬烂了,应该不会。”
    “哎,哥哥好可怜,他会不会再也写不了字了?”
    随着顾悄一声清咳,小朋友们立即终止话题,约好一般满眼忧虑齐齐望向他的手。
    顾悄深感欣慰,昨天没有白教这群小娃娃。
    于是,他将新鲜出炉的小册子递给顾影停,“小家伙,送你的。”
    顾影停接过,好奇地翻了翻,目光慢慢变得惊叹不已,他指着那些注释和配图,奶声奶气说,“这些都是昨天我们问你的。”
    顾悄点点头,“记得分享给你的小伙伴,看完都要给我提交试读报告哦!”
    顾劳斯并不是专业幼教,试行版的看图识字,因地制宜围绕蒙学教本设计,与真正的小学语文课本尚有不少差距,这一版只能算试水之作。他还要收集各种反馈之后,才能正式敲定,然后酌情打板印刷,慢慢推广。
    当然,顾悄更想连同现代拼音体系一同推广。大历虽然有一套音韵体系,但不管直音还是反切,都并不适合做识字入门。
    只可惜,现在条件尚不许可。
    “试读报告是什么?”顾影停疑惑地问。
    顾悄顿了顿,暗道这可真是一时激动乱蹦词,赶忙解释,“就是你们看过,觉得哪里特别有用,哪里还没看懂,像这样的地方记下来,一起告诉我。”
    小豆丁点点头,拍胸脯道,“哥哥放心好了,保证完成任务!”
    谁知还没到下学,小家伙就集结了几个豆丁,眼巴巴围住了顾悄。
    “哥哥,我们看完了,试读报告就是全都有用,我们还想哥哥再画一些。”
    顾悄顿时哭笑不得。
    他原以为小家伙们不过是夸大其词,翻过一遍随口就说看完了,结果堂考,这几个豆丁竟真的足额完成了夫子布置的默写,一个字没有错。
    连秦老夫子都有些震惊。
    他抬起耷拉的眼皮,问小组那群豆丁,“今日小组如何做到全数默写,不错一字的?”
    顾影停被叫到名字,他期期艾艾看了眼顾悄,老老实实答,“因为顾悄哥哥单独有教我们。”
    秦老夫子来了兴致,“怎么个教法,竟比我教的还管用?”
    “哥哥替我们画了一本册子,专教我们识字!”
    小豆丁立即屁颠屁颠地将顾悄给他的图文本子送上。
    顾悄扶额。他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不好预感。
    果然,秦老夫子看完,抚须长叹,“难为琰之你肯为了同窗如此费心,只是这顾玉是谁?”
    第018章
    顾悄现在圆谎技术杠杠,各种套路几乎是张口就来。
    他十分谦虚地垂头,脸蛋微红,略带羞涩答夫子,“顾玉,乃是家中不愿透露姓名的小辈。”
    苍天可鉴,他说的可都是大实话。
    至于听的人怎么理解,顾劳斯想,那就不是他的锅了。
    果然,此话一出,一群小屁孩立时肃然起敬。
    试问,顾悄家中,小辈还有谁?
    顾慎?人是钦点翰林,给皇帝编书的!
    顾恪?人是准状元,指不定十天半月后,高中的锣鼓就要敲到顾家门头。
    于是,因为一句虚假广告,这本看图识字,莫名其妙就这么爆火了。
    下学后,更是一传十十传百,连上舍学子也慕名而来,扒着窗户期期艾艾问顾云庭,能否帮忙借阅,供他瞻仰一番。
    没必要,实在没必要。
    顾悄摇着头,趁着顾云庭没反应过来,赶紧溜之大吉。
    他今天下学还有大事要做。
    仔细检查一番书箱,确认三颗蛋安全,顾悄赶忙拉着原疏去找蛋妈妈。
    毕竟海口夸下,欠顾情的三只山鸡仔,他哭着也要兑现。
    好在原疏的路子还是很广的。
    早上顾悄才把蛋的事给他这么一说,下午散学他就找好了目标。
    当然,他找的人,也不太正经就是了。
    因他本是个吃喝玩乐的主儿,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托南三巷的商籍李玉,辗转找了个专爱斗鸡、养鸡的纨绔。那人一听是斗蛐蛐的顾三有求,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李玉还特意做局,将双方都约到了醉仙楼,算是正式见个面,交个朋友。
    “不对呀,蟋蟀你都能孵,小鸡怎么会不行!”赴约路上,原疏斜斜打量顾悄,上看下看,一脸不信,“不对劲,顾三你不对劲!”
    顾悄心道,我要是能行,还用得着你?!
    可嘴上还得敬职敬业保护岌岌可危的纨绔人设,他理直气壮回怼,“也不是不行。孵蛋,人的体温倒是刚刚好,要不原七爷你干脆帮帮忙,搁怀里揣上二十天?”
    原疏闻言,吓得连连摆手,“可饶了我吧!我怕我这粗人,一个懒腰伸一半,肚子里就蛋破黄流。”
    顾悄白了他一眼。
    身为学霸,孵小鸡的技术理论,顾悄确实如数家珍。
    毕竟《十万个为什么》永远是学霸必选书单。
    最简单的,肯定首选母鸡代孵。
    早在夏商时期,古人自然孵化的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原本顾家各房都有田产庄子,佃农们几乎家家养鸡,找个代孵鸡妈妈照理说不难。可二月初时候稍早了些,今年又是倒春寒,白日里小厮知更跑了数家,都说要等回暖了才肯帮忙。
    毕竟是主家小公子的蛋,哪个敢接回去开玩笑?
    退一步,人工孵化顾悄也略懂一二。
    宋朝开始,陆续出现多种人工孵化方法,比较简单的,是用牛、马或者鸭粪沤蛋,借便便发酵的热量孵化幼崽,顾悄吸了吸冻得通红的鼻子,分分钟否掉。
    如果顾情知道,她心爱的小鸡仔是从便便堆里钻出来的,估计得把顾悄塞回牛马肚子。
    剩下的,倒是还有栗火孵、稻糠孵、炒麦孵、炕孵,可这些无不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古代没有温度计,孵化期二十来天微妙的温差掌控,全靠农人经验。
    不巧了,顾悄最缺的就是经验。
    不过,他本意是指望原疏打听下县里的农人高手,没想到这家伙每每都能独辟蹊径,给他搞点意料之外的。
    斗鸡达人,养鸡高手?就……也行吧。
    反倒原疏,见不得小公子求人,耿耿于怀、贼心不死地怂恿着,“你就不能跟蛐蛐一样,搞点简单的,弄个木盆,装些沙子?”
    先前顾悄倒是有这个本事。
    他好养冬虫,经过几年摸索,孵化蟋蟀的成功率几乎达到了100%。
    这个精细活儿,先要取卵,用干燥细腻的河沙,以木盆、棉絮隔温,夏末引健壮的雌雄种虫养在盆内,直到它们完成交/配产卵。再是孵化,要专挑立冬之日,用汤婆子兑温水,一日六换,使盆沙始终维持在春暖温度,河沙上再覆上丝绵,每日喷水保持水分。接下来的观察期,就要完全凭孵化人的经验,拿捏温和水的度了。
    如此,五六天时即可见土松虫动,约摸七八天后若虫出土,它们与成年体长相类似,只是全身乳白,未生羽翅。这时要将若虫引到新鲜菜叶上,仍以丝绵、木盆温着,以水汽养着,直至一个月后,小小幼虫完成六次蜕皮,威风凛凛、鼓翅清鸣,这就成了公子哥儿们好玩赏的斗乐好手了。
    小公子于此事最上心的时候,可不止孵养蟋蟀,还各处托人收集倒腾过蝈蝈、纺织娘、金钟儿诸如此类。他甚至能完全凭手感,确定各品种孵化期细微的温度差异。
    说起来,孵鸡蛋跟孵蟋蟀蛋确实差不多,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温度。
    蟋蟀要25c左右,小鸡仔在37.5c左右。可不管哪个温度,离了温度计连自己烧不烧都没感觉的顾悄,反正都搞不明白。
    为了不谋蛋害命,手残党顾悄决定勇敢放弃。
    他哼哼一声,竭力抗辩,“可蛐蛐我有经验,鸡崽却是第一次。而且蛋只有三个,我也不能保证一次成功。瑶瑶这么期待这些小鸡崽,你敢还她三颗臭鸡蛋吗?”
    原疏听到顾瑶瑶,想也不想连连摇头。
    旧时男女有防,原疏与顾情正面接触其实不多。
    可这位小姑娘的磨人之处,他是半点没少体会。
    小姑娘在家磨他哥,他哥就抱着蟋蟀筒子,笑眼眯眯在外磨他。
    替她找人孵个蛋算什么?他还干过脂粉店里试胭脂、知县墙根听八卦、五湖四海买禁书……
    想他一个根正苗红、一心向学的小年轻,到了顾家怎么沦落成的“休宁地保”?
    纯纯因为这姑娘啊!
    顾悄耸耸肩,“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干吧。”
    可到了酒楼包厢,顾悄一见到那个所谓的“专业人”,就有些后悔了。
    因为专业人身边,陪坐的可不就是谢昭那厮???
    第019章
    醉仙楼曾是休宁第一楼,可现下生意却不怎么景气。
    自打宫里出来的御厨,在临街开了间雅味居,噱头、排面处处压它一番,酒楼自此食客萧索,光景惨淡,这不,连迎客跑堂的小二都辞退了,掌柜的亲自下场招呼。
    胖掌柜名叫王贵虎。
    他倒是心大,白面发糕样的宽脸上,丝毫不见愁云,反倒颇为热情地跟原疏闲搭话。两人显然很是熟络。
    “听说王掌柜要将这店盘出去?”
    “是呀,年成不好,又做不过雅味居……”王贵虎语气随意,“正准备往金陵挪动,只是这处一时脱不得手……”
    顾悄默默听着,一边四下打量。
    这醉仙楼是个典型的徽派骑马楼样式,青瓦白墙、藻井花窗,四栋木楼围天井而建,内里回环往复,别有深趣。
    楼下瞧着不显,二楼却别有洞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