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然后中午,几家国营厂的厂长还一起邀请苏浔在大饭店共进午餐。
    这些厂里的领导都对苏浔递出了橄榄枝。希望苏浔能够投资一把,弄点技术和设备。
    苏浔可没松口。一来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那可不值钱。二来,她也没有啊。
    她自己办个小厂,找人家拿一点货,拖个货款,这倒是容易。
    真的无休止的找人家拿货。那些外国友人也不是没脾气啊。到时候可别给她在外国圈子里弄个老赖的名声出来了。她现在可都靠这个撑场面呢,真成了老赖了,眼前这些人保准立马变脸。
    她淡然道,“投资的事情,我都和刘市长说过了,暂时不着急。塑料厂是我在这里的第一笔投资,我要先看效果。所以这些话,各位就不要再提了。”
    机械厂许厂长立马道,“可需要我们帮忙?”把这位小祖宗招待好了,这没准一高兴,就投资了。
    苏浔道,“这倒是不必,我这边机器和技术都有港城提供。资金也是不缺的。场地应该有政府提供。”
    服装厂厂长问,“那销售方面呢?我认识一些百货商店的负责人。”
    化肥厂的也凑热闹,“咱认识许多镇上的领导,到时候在他们那乡镇供销社供货也方便。”
    想用这些恩惠换自己的人情?当然不行!苏浔道,“也不用了,我那厂规模小,也不愁销量。而且如果真的卖不完,就找朋友帮我出口。反正世界这么大,不愁市场。”
    听到苏浔这话,几个厂长眼睛都红了。
    出口啊!
    这年头出口可真困难,要求非常高。反正他们无论如何是找不到这个路子的。真能出口给国家赚外汇,他们这会儿走路都能带风。给市领导说话,声音都能大点儿。
    这苏总可真是有本事啊,就小小的塑料制品,就能出口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好想苏总能拉咱们一把啊。
    所以得紧紧的抓着苏总不放。
    机械厂厂长:“我们厂里人多,几千号人,平时发福利那也是发愁。要不苏总帮咱一把,这塑料制品以后卖一些给我们吧。”
    这一下子可给在场的人提供思路了。
    “对对对,塑料制品可是好东西。苏总可不能光出口啊,也顾着咱一点。”
    “没错,咱服装厂人不多,但也不少。都需要这个。”
    顿时大家都变成
    塑料制品需求方了。而且还变成苏浔帮他们忙了。
    苏浔觉得,和这些会来事儿的人相处,真的挺舒服的。不过她也没飘,人家这都是有目的呢。
    不过苏浔还真不需要他们这点销量。她相信刘市长绝对会为她解决销路问题的。塑料制品本就好卖,市里再帮忙铺货,一点都不用愁。
    为啥她这么自信?那市领导不还要指着她这厂开着顺顺利利,然后继续扩大投资吗?
    这要是开个小厂卖不出货,还怎么可能投资更多呢?
    所以苏浔底气十足。“厂里的事情我顾着不多,李特助,你记下来。各位到时候有需求就找李特助吧。”
    李玉立赶紧应了。
    其他人纷纷笑了。然后想起来,他们和李玉立也有交情啊。
    这可太好了。以后和苏总来往的机会可就多了。
    “李特助啊,那以后可要麻烦你了。”
    “是啊,李特助,先把我们厂记下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又和李玉立搭上话了。
    这会儿,李玉立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激动且兴奋。她真是觉得自己这路没选错。这是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往日里,自己和这些领导打交道,那也是要自己凑上去讨好的。
    哪里像现在,沾了苏总的光,调个头了。
    等散伙后,苏浔就回宾馆休息了。她现在可不准备卷。该干的时候干,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
    努力适应自己现在的人设。
    不过进房间之前,她倒是提醒了一下李玉立,“我知道他们是你过去的朋友,但是你也要记住公私分明。你应该明白,他们是冲着什么来的。”
    李玉立立马道。“我明白,没有苏总,就没有现在的我。苏总您放心,我清醒。”要是没有苏总提拔,她现在也是这些人嘴里的笑话了。经历过人情冷暖,她可太清醒,太理智了。
    苏浔这才回到屋里。
    她要赶紧好好享受这里的生活,因为马上,她就要去平安镇了。
    这几天嫌弃值进账越发缓慢,甚至可以说停滞了。她得去发发力了。
    深夜,小霍村的村支部办公室里,刘三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小强啊,我真是没法子了。我都用了霍朝阳的关系了,可没用啊。”
    “今天下午我偷偷去镇上找人打听了,才知道原来市里都知道这个事儿了。你说,苏进山这人咋这么狡猾啊,有这么大的能耐咋不早说啊?要早说了,我还用去找王镇长吗?”
    “现在王镇长只怕恨上我了。你看能不能先找霍朝阳,让他帮我在王镇长面前说几句好话?要不然你爸我这位置算是坐不成了。”
    刘小强在电话那头也是心情不爽。
    他也没想到,觉得挺简单的事儿,咋就发展成这模样了。
    别说刘三根了,刘小强自己都害怕了。倒也不是害怕他爸当不上领导,也不担心自己这个工作。而是担心与霍朝阳的交情。
    要是霍朝阳知道他背地里用了和王镇长的关系,还把这关系搞砸了。肯定会怪他的。
    相对而言,工作的事儿也没那么重要了。只要他和朝阳哥关系好,工作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所以这会儿,刘小强是真害怕了。
    也不知道王镇长和朝阳哥联系没有。
    “爸,你光害怕也没用啊,这事儿咱要想办法补救。”
    刘三根道,“咋补救啊?”
    “当然是让这个厂开不起来啊,让大家都反对开厂。让领导都知道,王镇长不让在镇上办厂的决策是对的,是符合咱平安镇老百姓的想法的。这样不仅能缓和和王镇长的关系,还能组织这个厂开起来。”
    当初能和霍朝阳一起创业,刘小强还是有些脑子的。只是读书少,缺少一些见识而已。
    这不,当场就给刘三根出了个主意,让刘三根想办法煽动大家闹事。
    这也正合了之前刘三根的计划的。只是当时时间太急,没办成。后来高县长来了,刘三根以为这计划大概也用不上了,所以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现在被儿子一提醒,瞬间清醒了。
    对啊,这计划还有用了。
    甭管谁的决策,都得尊重群众意见吧。
    当初要修水泥厂,听说这东西对庄稼有害处,各村的老人都去公社反应,这事儿也没办成呢。
    “儿子,你放心,这次事儿,我肯定办好!”
    ……
    苏浔很快又和刘副市长见面了。
    在办厂这个事儿上,刘副市长显然比苏浔还要积极。都安排好之后,立马就来和苏浔接触了。
    刘副市长把平安镇的情况给苏浔说了,“苏浔同志,你放心,现在平安镇上下对你是翘首以盼啊。上次没能好好招待你,多少同志痛心疾首。”
    苏浔道,“这次不会再遇到什么阻挠了吧。”
    刘副市长拍着心口道,“你放心,绝对不会。这次你回去选址,我陪你一起。一旦选好了,咱就开始细谈剩下的事情。我们市长可发话了,一定给你最优待的政策。也算是给我们东州市开个好头。”
    虽然都是些场面话,但是苏浔还是有底气争取到到好的条件的。
    这不是还有之前画的大饼吗?
    为了让这饼成功,苏浔相信东州市的领导也不能让她失望吧。
    临出发前一天,苏浔又给苏进山打电话了,让他到时候也来镇上。这厂子的事儿以后可是要让苏进山管的,当然得让人参与了。
    苏浔决定让苏进山当厂长,那也是有考虑的。她如今的人设,实在不适合来担任一个乡镇小厂的厂长。这名头放她身上,有些寒碜。但是这厂长又必须是听自己话,能领悟自己想法的人。
    这自古以来,干啥最容易让人心里厌恶?
    那不就是当资本家吗?特别是压迫工人的资本家。
    苏浔要嫌弃值,又不能干坏事,咋办?那不得靠苏进山来执行她的意志?
    而且之前苏进山当过生产队队长,苏浔觉得他管理能耐应该还是有一些的。日常管理不成问题。
    到时候让李玉立这个集团特助来监督厂里的其他大事儿,这厂也出不了问题。反正甭管这厂盈利如何,只要能赚到足够的嫌弃值,那就是值得了。
    苏进山可不知道他大侄女的想法,听说这次要正式签约了,那可真是高兴极了。
    而且这次还是市领导亲自过来啊。
    绕是苏进山自认为自己见过世面,有点定力。这会儿都忍不住嘴都笑歪了。
    他看了看周围,然后小声道,“你放心,我这次一定保密。等事儿办成了,咱再宣扬出去。”
    上次遇到事儿,苏进山回来就反省了,觉得还是自家飘了。
    他这么一把年纪了,咋就忘了事不密则不成的道理呢?越大的事儿,越要保密。
    苏浔电话里一听,顿时觉得不好。
    她大伯这是要开始低调了?
    这哪能啊?
    苏家人必须嚣张,必须张扬。必须无所顾忌!只要不犯法,就往死里作!
    “大伯,你错了。我们苏家人办事,从不需要藏头露尾的。就该堂堂正正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回去就让大伯娘她们帮着宣扬。我看谁敢捣乱!”
    这话可真提劲儿!
    苏进山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这就是有底气的感觉啊。也是,低调的人都是因为没底气,怕事儿说早了出篓子。可自家大侄女不怕啊。有人比她更怕出篓子呢。
    “行,我回去就和你大伯娘说。”
    挂了电话之后,苏进山长出一口气。
    刘三根道,“又是开厂的事儿?”
    苏进山已经习惯了刘三根每次打听事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