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6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乞丐认出了他,连忙应声。“小兄弟,是你啊。”
    “这野梅子没毒的,路边的小孩都老捡着吃。”
    “诶!谢谢兄弟,不愧是平江百晓生。”宋柳满意地将野梅子在衣服上蹭了蹭,迫不及待地啃了一口。
    乞丐被捧了一下,心里爽,笑嘻嘻地递给他一本话本。
    “新到的,送你了。”
    “那怎么成,咱们矫情再好也是要付钱的。”宋柳挥了挥手,投了几颗铜钱给他。
    乞丐没推脱,“小兄弟,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我。”
    宋柳一听这话,将话本塞进怀里,蹲下身问他。
    “你们这最靠谱的匠行是哪家?”
    乞丐大哥思索了一会儿,一拍大腿道:“嗐!要说手艺最好,价格最公道的,自然是这条街口的尚木坊啊!”
    “多谢大哥,下次来给你带酒啊!”
    “客气,西风醉就成!”
    宋柳嗤笑出声,应下来。
    依照乞丐大哥的话,宋柳直接去了五味十字街口的尚木坊。
    门口就坐这个迎客的小厮,见他直奔而来,连忙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客官里面请。”
    “您先坐。”小厮迎着他坐下。
    “您在稍等会儿,我去后面叫我们掌柜的。”
    说着,小厮很有眼力见地给他倒了杯茶水。
    宋柳低头一瞧,还不是寻常散茶。
    他抬起茶杯抿了一小口。
    不多时候,那小厮引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过来。
    “小兄弟,您是做物件还是建园子啊?”
    宋柳点头示意了一下,道:“建庄头。”
    “打算建在哪?”
    “城外南边的地界。”
    女掌柜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爽朗地笑了笑。
    “先前顾家的地皮?”
    “我还以为是被什么财大气粗的官老爷买走了,原来是一个年轻小伙啊!还真是年轻有为啊——”
    “掌柜的谬赞。”宋柳连忙自谦,心里不免道:真是不敢当,毕竟这一大部分都是我碰瓷得来的……
    “哈哈,小兄弟打算建个庄头?开旅店?开果园?”
    “都不是,我拿来养马养狗。”
    想来有些出乎意料,女掌柜愣了一下才道:“哦,哦。原是这样。”
    “这样,我这里有几个套餐,你看一下。”
    只见她挥了挥手,招呼一旁地小厮将一个册子递了过来。
    套餐?宋柳还真没想到,这行发展的这么快的。
    女掌柜将册子平铺在桌面上,展开来。
    “第一个,物超所值套餐,只需要30两。第二个,更上一层楼套餐,60两。最后一个——更上两层楼套餐,100两。”
    宋柳的嘴角抽了抽,不是,这,你现编的吧?
    他抬起头看了看女掌柜,发现她一脸真挚。
    “这三个有什么区别?”
    女掌柜嗐了一声,笑道:“哎呀!俗话说得好——”
    “一昏价钱一昏货嘛!”
    这句话倒是带着平江当地的口音,多了几分滑稽。
    宋柳开始怀疑,这个尚木坊真的是平江最靠谱的匠行?
    “小兄弟,想好买哪个套餐了吗?”
    “这个100两的吧——”
    话音刚落,他就在女掌柜的脸上看见了难以掩盖的财迷相。
    “哎哟!开大单了!快!给咱们小兄弟再上两个果盘!”
    那个小厮立马应声去准备了。
    宋柳连忙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吃过早食了。”
    “别跟姐姐客气,您现在就是姐姐我的小财神爷。”女掌柜笑靥如花,又给宋柳倒了杯茶。
    宋柳刚喝了一口,她又忙不迭地给满上。
    前脚倒了茶,后脚她就给剥了花生准备送到宋柳嘴里。
    宋柳吓得连忙用手接过:“掌柜的,我自己来就成,我自己来。”
    “我们还是谈谈庄头的事儿吧。”
    女掌柜这才反应过来,“对,对。谈正事儿。”
    两人好不容易商量好了事宜,签了合同。
    宋柳如释重负,准备告辞走人。
    结果女掌柜非要他把剩下的果盘打包带走,尽管宋柳再三推辞,还是拗不过。
    为了避免再拖延,宋柳最终还是拎着果盘走出了尚木坊。
    宋柳下台阶的时候还能听见那女掌柜高兴地哼曲儿声,什么财神到财神来……
    好,挺好。真是商户的楷模。
    次日,古方路宅邸。
    尚木坊那边派了人过来,说是敲定一下庄头的具体布局。
    两个工匠带来了大致的设计图,一家人都看过一遍。
    大致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有一些想法需要加上。
    “那块地皮环河,地理位置很好。”宋柳说着,指了指河渠。“我想在这挖个暗渠,将河水引到这块,挖个池子种莲花。”
    顺着道路,宋柳的手指落在一旁。“水上建个亭子纳凉……”
    “北边建马棚,南边养狗驿。东边是果园,西边是环水凉亭。”
    “然后这里种一排柳树,这里种竹子!”
    “总之,亭台楼阁,缺一不可。”
    他可是花了大钱的,自然要回本啊!
    这里的夏天十分炎热,到时候一家子还能搬到庄头上避暑。
    那两个匠人十分有耐心,把宋柳和大家的想法都一一记录。宋老二提出的四周环绕的都是书柜的竹林书阁,小三福要的猫咪小屋,小幺要的阳光花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