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113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现在想来只余后悔,后悔的并不是没有聊有关于天下的事,而是没有抓紧时间多陪在喻向烛身侧聊的更久一些。
    聊什么其实都没有关系,哪怕聊的无关风月也没关系,他只是想留在喻向烛身侧再久一些。
    被恨遮盖住的爱意在喻向烛身死后,疯狂的在他的血液中蔓延生长,灼的他心肝肺腑都泛着绵密而又经久的痛。
    在亲眼看到喻向烛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一个声音忽然问他自己,为什么亲眼目睹了仇人自刎却不高兴呢?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当下的他心中只有恍然,他难道不应该高兴吗?
    明明他已经快要成为最后的胜者,无论是三皇子还是他的父亲都已经成为不了他的阻碍。
    近在咫尺的霸业以及随着仇人自刎倒下成功洗刷的耻辱,无论是哪一点都足够让他觉得高兴。
    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为什么他的目光会一瞬不瞬的落在已经如同飘零落花的仇人身上,为什么他听到了执念迟来的响。
    仇风巽此刻捏着信纸又想起那一瞬时,只能想起漫天的红梅与血色。
    人去才知情深,他当真是这世上最蠢的人。
    [关于你姐姐的死因我其实也已经查清,她的去世其实和我有一些分不开的关系。]
    [林共秋为了他的一己私欲将她炼成了药喂给了我的母妃,我明白你与姐姐自小相依为命感情非同寻常,我已替你杀了林共秋希望能借此慰藉她的在天之灵。]
    [虽说这一切不是我选择的是否发生,但我依旧要和你说一声抱歉,我明白你对我的恨,一命偿一命也是应该的。]
    窗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再起,吹的窗户发出一阵一阵的响。
    [我始终觉得你我之间爱也罢,恨也罢,就此作罢便好,莫要迟迟放不下,我希望你接下来的人生能够好好的过。]
    [就像那个时候我在月鹭山上说的那样,宁国百姓已经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久,需要有人为他们换一片天。]
    [别那么早来见我,待天下海晏河清之时烧封书信告诉我便是,我会很高兴的。]
    仇风巽捏着信纸的指尖泛了白,眼前模糊了一瞬又清晰过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落了泪。
    泪晕染在信纸上如同绽开了墨色的梅,也晕开信纸末尾上的最后一句:
    [写完这封信时突然发觉窗外红梅开的极好,可惜你不在身侧同赏,赠你几朵,望君珍重。]
    在这一刻仇风巽终于明白喻向烛在决心自刎时就已经和他说了永别,也从未想过带他一同离开。
    仇风巽根本没想到喻向烛最后留下的遗愿是希望他好好活着,有这个遗愿在他根本不可能不管不顾的随他一同离开人世。
    喻向烛已经在人间和他告了永别,抓不住留不得又无法追。
    他耳边忽然响起了那一日在月鹭山上喻向烛忽然哼起的小调: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
    “你是说自刎后这么几天他一点要苏醒的迹象都没有?”
    因果店内,奚雪行坐在床旁边抬手摩挲着下巴,“不应该啊,你们之前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完全没有过,假死功能开了之后按照常来说不到半天就能彻底醒过来。”
    系统的回答格外迷茫又心焦,有假死功能也是为了应对需要死遁的任务,或者是在面对一些紧急情况时可以开假死躲一下。
    假死功能开启后无论是谁来看都是无呼吸无脉搏的状态,和真的去世没什么区别,时间到时自然会醒过来。
    之前喻向烛也不是没用过假死功能,也从未出现过现在这个情况。
    “你先不要慌,你现在还能好好的和我说话就说明阿木肯定一时半会死不了。”
    系统:....
    他怎么觉得这句话怎么听怎么怪。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你说这话是不是有点太难听了,听起来像是咒我宿主似的。”
    “哎呀先不要在意这么多细节,你还能说话不也就说明他现在生命状态没问题吗?”
    奚雪行在确定喻向烛目前生命没危险后看起来也轻松了不少,“暂时醒不过来也没关系,让他好好睡几日吧。”
    “反正总系统还没修好,你们一时半会也回不去穿书局,多休息几天也没关系。”
    系统听到他的话一言难尽了片刻,“还好我宿主现在听不到,不然一睁眼听到你说总系统一时半会修不好不得当场又气晕过去。”
    罪魁祸首闻言非常无辜的耸了耸肩,“我当时也没想到你们穿书局修总系统修的这么慢啊,你们工程部是有多少吃干饭的啊。”
    奚雪行越说越直气壮了起来,“要是这么说穿书局还得谢谢我呢,要不是因为我得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致命漏洞。”
    系统再度陷入了沉默,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还真算是提前发现了漏洞的地方,但漏洞怎么来的别管。
    第100章 险些真相的吃瓜群众
    京城的风雪下的依旧纷纷扬扬,街上的积雪都快要到膝盖。
    这样冷的天气自然是没几个人愿意出门的,更别说现在几乎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
    连消息没那么灵通的人都知道宁国气数已尽、大势已去,元国太子和三皇子都已经入宁国皇宫只等元国皇帝前来。
    自然,消息灵通的人这些天的耳朵就没停过,一方面是他们的确有探听这些消息的渠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