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北宋穿越指南 第1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车贵柔由衷佩服道:“都说探花郎清廉如水,俺今日方知不是虚言!”
    朱铭又说:“我是官员,按制不能经商,所以炭铺由亲随经营。我还得罪了开封府尹,不方便出面,烦请阁下帮忙办理文书。”
    车贵柔说:“俺还认识几个胥吏,这个交给俺便是。”
    开店也要执照,炭行帮忙申请最好,否则多半要被故意卡住。
    另外,宋代虽有无数官员经商,但法律规定是不准的。朱铭不想被人留下把柄,所以煤炭铺子的法人,肯定要写上白胜的名字。
    本地炭行罢市,外地炭商罢运。
    开封市民疯狂抢购,但凡有点存款的,都一担一担往家里挑煤。
    不到十天时间,官办场就扛不住了,不仅没按朝廷的命令降价,反而把煤价给涨到15文以上。
    越是涨价,百姓抢购就越起劲。
    半个月以后,存货销售一空,整个东京陷入煤荒。
    石炭司求助于开封府尹,开封府尹带着官差,强令私营煤炭铺开门营业。
    反正煤价飞涨,这些商人乐于出售。
    但很快也卖光存货,炭行组织起来,老板们带着伙计去围堵蔡京的宅子。
    蔡京没法出门,派人呼叫支援,殿前司带着禁军出动。
    可那些禁军士兵,同样买不到煤炭,一个个到了现场只是看热闹。
    “反了,都反了,这些奸商!”蔡京大怒,而且还有点害怕。
    蔡相公被堵在家里没法上班,事情终于闹得足够大,甚至有太监跑去报告皇帝。
    宋徽宗的第一反应,竟是大笑:“哈哈,甚是有趣。”
    随即大怒:“俺的诏令也不听,户部那些人好大的胆子!”
    第159章 升职加薪
    中午,朱铭没在学校吃饭。
    他骑马奔至吏部衙门附近,等待片刻,白崇彦和闵子顺终于出来。
    二人垂头丧气,一看就没啥好事。
    见朱铭牵马走来,白崇彦口干舌燥道:“俺俩关试没过,还得慢慢候选。”
    “都没考过?”朱铭看向闵子顺。
    闵子顺点点头,神情沮丧,不想说话。
    朱铭也不知道该说啥,以闵子顺的能力,是肯定可以通过关试的。因为他并非临时抱佛脚,而是在好几年前,就顺便学了诸多律法、公文、案判知识。
    吏部是真的黑,明摆着要打压朱铭的两位好友。
    “走,咱们去喝酒。”朱铭说道。
    闵子顺化悲愤为食量,咬牙道:“去樊楼,俺请客!来一场东京,还没到樊楼喝过酒,岂不是都白来了?”
    樊楼跟皇城只隔一条街,有三层高,站在顶楼可以看到皇宫内部。
    宋徽宗下令扩大规模后,樊楼已是拥有五栋楼的建筑群。每栋楼之间,有飞桥相连,二三层可高空来往。
    为啥是皇帝要求扩建?
    因为樊楼属于国有资产。
    最初乃是矾业商人会馆,叫做白矾楼。
    矾商在宋代跟盐商一样有钱,需要专营许可证的。大量矾商在此宴饮聚会,干脆改为酒楼,矾楼喊着喊着就成了樊楼。
    也不晓得是有矾商犯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樊楼变成国有资产,拍卖承包给民间商贾经营。
    进入其中一间大堂,闵子顺呼喊道:“酒保,拿好酒来!”
    三人点菜的时候,一个太监骑马,从南方街巷而来。
    石彪跟着马儿飞跑,来到吏部衙门外。
    太监问道:“人呢?”
    石彪挠头说:“俺不晓得。”
    太监又打马冲出一段距离,问临街商铺伙计:“可见到太学正朱铭?”
    商铺伙计摇头说:“俺认不得。”
    太监提醒道:“便是新科探花郎。”
    伙计恍然大悟:“探花郎骑马往北走了。”
    石彪一路奔跑,跟着太监折道往北,那太监骑马沿街大喊:“太学正朱铭,探花郎朱铭,官家召见……”
    菜还没端上桌,朱铭就听到声音:“有谁在喊我名字?”
    白崇彦摇头:“没听见。”
    街道上,石彪喊道:“那是俺家相公的马!”
    樊楼的房前屋后都有“停车场”,用朱黑木条互相穿插围成,这是三品以上大员府邸的规格。
    聚宝盆,就拴在一架马车旁。
    太监刚刚在此下马,就有“泊车小弟”过来伺候,太监叮嘱道:“莫要拴马,咱见了人就走。”
    “中贵人请进,俺牵着御马便是。”泊车小弟屈身道。
    太监跨进樊楼大堂,扯开嗓子喊道:“太学正朱铭,官家召见,立即进宫!”
    朱铭放下筷子,低声道:“我试试看,能不能帮两位讨个差遣。”
    闵子顺立即来了精神:“若得差遣……算了,大恩不言谢,这杯酒敬成功!”
    白崇彦则说:“不必强求,莫要污了成功的清誉。”
    “我一个小小学正,能有什么清誉可言?”朱铭笑着起身。
    太监终于看到他,上前拉着便走,焦急道:“朱学正,你可让俺好找。咱先是去太学,太学生说你不在。俺又一路问到你家,让伱的亲随指路,足足折腾大半个时辰。快快随俺进宫面圣,官家设宴等着你呢!”朱铭快步来到停车场,骑着宝马狂踩油门。
    因为太监骑得太快,他跑慢了就跟不上。
    进宫之后,马儿自有宫人照料,顺便还能免费加个油,这里日常准备了豆饼和草料。
    朱铭跟随太监一路疾走,忍不住问:“这位中贵人怎么称呼?”
    太监回答说:“入内黄门邹窕。”
    入内黄门,全称“入内内侍省内侍黄门”,负责伺候皇帝皇后日常起居,也担任使者出宫宣布中旨,或者被派去监督外朝事务。
    从九品小太监一个,手底下管着一群小黄门。
    朱铭也搞不清这太监属于哪个派系,反正肯定是皇帝的身边人,他故作笨拙的交好道:“中贵人辛苦一趟,俺位卑俸低,也没甚钱财。下回遇到,便送中贵人一幅字。”
    邹窕听了哭笑不得,心想:你又不是什么名家,一幅字能值几个钱?
    但朱铭都自认穷逼了,邹窕还能说啥?
    难不成,让朱铭赶紧去贪几个,下次遇见再补上跑腿费?
    这特么已经形成惯例了,太监帮忙传旨见皇帝,或多或少都会给一些。
    更扯淡的是文官,一旦遇到升职,或者平调去更好的部门,只要该职务在五品以上,得官之人必须拿出润笔费,送给那个写任免诏书的官员。
    是润笔,不是贿赂,动辄数十上百贯。
    朱铭还要帮两位好友求官,不能把皇帝身边的太监都得罪死了。
    此次皇帝设宴的地方挺远,在扩建延福宫的花园里。
    除了宋徽宗和薛道光,还有一个叫王仔昔的嵩山道士。
    王仔昔放下酒杯:“官家,九鼎乃神器,神器哪能示人?万万不可藏之于外庭,当在禁中建楼安放。”
    宋徽宗觉得有道理:“朕便建一圆象徽调阁,专门用于存放九鼎神器。”
    薛道光喝酒不语,他跟王仔昔不是一路人。
    王仔昔修习的是上清符箓,尤擅豁落七元道法,能预测吉凶未来。这家伙只见了宋徽宗几次,就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已经彻底飘起来,把太监当成奴仆呼来喝去。
    王仔昔说:“等圆象徽调阁建好,臣必定施展毕生法力,画出豁落七元符以镇邪祟,令那些邪魔不敢觊觎九鼎气运。”
    “此事就有劳真人了。”宋徽宗非常高兴,他喜欢王仔昔画的符,有一种律动美感,一看便蕴含无上法力。
    薛道光继续喝酒吃肉,仿佛不知道王仔昔正在争宠。
    “官家,太学正朱铭到了。”
    “让他过来。”
    朱铭来到跟前,作揖道:“臣拜见陛下。”
    宋徽宗说:“坐吧。”
    朱铭大马金刀坐下,太监立即添了副碗筷。
    宋徽宗觉得很有趣:“朕平时召见外臣,他们都坐立不安,你为何这般不知怕?”
    朱铭回答说:“臣行得正,便坐得直。”
    宋徽宗故意下套子,问道:“你是说,别的大臣都行为不端?”
    朱铭说道:“别人的事情,臣实在不知,只求自己不亏心。”
    宋徽宗又说:“为了石炭司的事情,你一个小小学正,连上两封奏疏,就是为了不亏心?逾职奏事,按律当杖责八十。”
    朱铭说道:“臣并未逾职。”
    宋徽宗问道:“学正弹劾石炭司,这是你的职权?”
    朱铭说道:“臣出身寒微,如今还在与好友合租房屋。炭价太高,臣实在买不起,事关饥饿生死,难道不能上奏吗?若臣饿死了,岂非令官家蒙羞?”
    “哈哈哈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