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北宋穿越指南 第39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这数量和吨位,不用干别的,撞也把义军水师给撞赢。
    但何灌总有些担忧,因为官兵水师没咋操练过。
    一部分来自虎翼水军(禁军),最初从江淮招募兵员。后来渐渐父死子继,士兵基本不训练,战船被将领拿去做生意,只在每年端午表演给皇帝看。
    一部分来自各地的纲军、漕军、巡检兵,平时都在收税或跑运输。
    反正朱勔改造好战船,各地再送来水兵,就临时把水师组建起来,何灌接手的便是这些操蛋玩意儿。
    张广道站在土堡的墙头上,用望远镜观察敌情,看着那铺满江面的战船,忍不住咋舌道:“朝廷果然财大气粗啊,俺手里的水师算个什么?准备发炮!”
    寒酸无比的义军水师,一些藏在淯水,一些藏在更上游的汉江。
    何灌站在船头,看不到任何敌踪,心中顿时更加警惕。
    “轰轰轰轰……”
    生铁铸造的加农炮,汉中有六门,洋州有四门,这里却有八门!
    炮弹毫无征兆的从两岸飞来,不断溅起水花。
    由于官兵战船太多,且体型很大,八发炮弹射出,竟然有两发命中。
    什么情况?
    何灌猛吃一惊,他以为是投石车在攻击,但贼寇的砲车也打得太远了吧。
    不论如何,须得继续前进。
    何灌的任务有两个,搜寻义军水师并击败,运送先头部队去抢占一处落脚点。
    些许投石车而已,暂时可以顶住。
    被命中的两艘战舰上,此刻水兵们却惊骇不已。其中一艘被重创,吃水线处被砸了个洞,正在疯狂进水随时可能沉没。
    向导非常害怕,建议道:“何将军,退回去三四里有河边平地,那里也可安营扎寨,没必要再向前航行了。”
    何灌还没说话,瞭望手就传来消息:“有一艘战船打旗号,他们正在下沉!”
    “退后几里!”
    何灌让人打出令旗,官兵战船陆续收起风帆,划桨开始后撤。
    退后三四里地,那里有个江边村落,百姓早就跑光了,村子里空无一人。
    三千先锋部队,登陆之后安营扎寨。
    何灌乘坐小舟,去查看战船情况,他还没来得及靠近,船上的士兵就纷纷跳水。
    把水里的士兵捞上岸,何灌问道:“怎突然就沉了?”
    统领此船的军将说:“侧方被打了个大洞。”
    一个说不明白,一个听不明白。
    何灌又询问是否还有别的战船受损,很快就被带到另一艘船上。
    只见船头被砸得粉碎,问是被什么东西砸的,却没有一个士兵答得上来。
    凭空猜测,哪里想得出来?
    等立好营寨,先锋部队驻扎进去,何灌立即分出一些战船返航,配合那里的商船把大部队分批运来。
    辛兴宗率军坐船而至,问道:“还没击败贼寇水军?”
    何灌说明情况,辛兴宗也感觉奇怪。
    又一日,二十多艘义军小船,划到官兵大营附近挑衅。
    辛兴宗说:“赶紧剿灭贼寇水军,我军才好安心渡江攻寨。”
    何灌立即登船指挥战斗,快要追到那天被炮击的地方,他下令降帆停船等待命令,只派几艘200料战船继续追击。
    这次火炮没有动静,因为官兵战船太小,而且只有区区十艘,火炮的命中率不高,没必要浪费火药和炮弹。
    但还有投石车等官兵战船越来越近,无数平夷砲开始投射石头。
    而且更多义军战船从淯水杀进汉江。
    40多艘几十料的义军小船,犹如群狼围攻老虎,朝着几艘二百料的官家战舰猛冲。
    何灌左等右等,也没见到那奇怪“砲车”,于是出动40艘大船支援友军。
    义军哪里敢接战?船小好调头,一时间跑得飞快。
    “轰轰轰!”
    八发炮弹,全部落空。
    但随着官军战船越来越接近土堡,不计其数的平夷砲抛射,却有两块石头砸中。
    这些官兵的战船,全部偷工减料,使用非常廉价的木材打造。
    不但造船时可以贪一笔,而且造好了坏得快,又能继续造船继续贪。
    船身被投石车砸中一下,居然直接裂出大口。“不过尔尔!”
    何灌下令更多战舰向前,因为在淯水汇入汉江处,非常适合两面夹击,贼兵肯定设置有埋伏,刚才投入的那点力量不够获胜。
    然而,根本没有埋伏。
    实在是双方水军力量太悬殊,张广道就没想过真正接战,义军的战船有多快跑多快、有多远就逃多远。
    “轰轰轰……”
    随着官兵水师主力靠近,火炮终于完成填装再次发射。
    这回命中一艘,砸碎船舷之后,又在甲板上弹跳,所过之处血肉模糊,砸死砸伤好几个水师官兵。
    义军战船实在逃得太快,何灌又不敢追得太深,只能下令全军返航,路过土堡时又吃一轮炮击。
    火炮加上平夷砲,这次击沉一艘、击伤六艘。
    何灌回去清点损失,顿时郁闷得不行,自己连贼船的毛都没摸到。
    他找到辛兴宗说:“贼寇水师不敢接战,砲车又厉害得紧。不如离得远些运兵过江,官兵翻越那些小山丘,直接去攻打镇上堡垒。”
    辛兴宗思索一番,点头道:“也可。索性过江之后,就在山头扎营,挨着江边也不缺水源。阁下就守在营寨附近,遇到贼寇水军立即赶走。”
    就在官兵隔得老远运兵过江,打算转移扎营地点时,义军的小船又来挑衅。
    何灌只当是有苍蝇飞来飞去,都懒得再派船去追,全程用床子弩还击。弩箭也宝贵,没射几支出去,便连床子弩都不用了。
    长期跟大明村合作的盐贩子屈方平,如今已是张广道麾下的水军统领,他回到土堡当中郁闷说:“官兵水将不上当了,再怎挑衅也不动。那床子弩又射得远,俺可不敢靠得太近。”
    张广道说:“俺用千里镜仔细看了,敌将是个会打仗的,但他手下的水兵却不行。每次敌将打出令旗,那些敌船都反应很慢,有时掉转船头甚至快撞到一起,还得水兵用长蒿撑着船身彼此推开。”
    何灌不仅会打仗,而且善于治理地方。
    此人是武进士出身,做岷州(甘肃岷县)太守时,开凿水渠灌溉数十万亩土地,还对两百多万亩土地进行改良,解决了河湟地区的部分粮食问题。
    何灌今年已经五十九岁,官职是侍卫步军都虞侯。
    历史上,宋徽宗逃跑,宋钦宗登基。
    郓王赵楷妄图篡位,带着皇城司兵马想要入宫。并且串通文官,提前把何灌给调离京城。
    何灌却找借口留下,统率禁军把郓王拦住,宋钦宗这才有惊无险当上皇帝。
    立下如此大功,结局却很凄惨。
    他奉命到前线抵抗金军,由于兵力不足,只能招募平民充数。
    走到半路,梁方平逃跑的消息传回,何灌麾下的平民部队,还没看到金兵就直接溃散。
    何灌只能带着残兵回京,求见宋钦宗无果,竟被勒令在城外御敌。
    一个保护新皇帝登基的六十二岁老将,就这样领着一群残兵,背靠护城河跟金兵战斗三天。最后重伤力竭而死,还剩两个亲兵继续战斗,也一起战死在护城河外。
    死后又遭言官弹劾,责怪其弃守白马津,被宋钦宗追夺官秩。
    对了,当时的宰相是白时中何灌建议把还能打的禁军,全部留下来防守京师。
    白时中却不同意,非要调兵去黄河以北,葬送掉东京最后一股可战之兵。
    “现在正是酷暑,天干物燥,适合火攻,”张广道望着远处江面,“水流湍急,敌船平时都停靠在河湾。待俺拖他半个月,拖得官兵水军大意了,你敢不敢去夜袭数倍于己的敌人?”
    屈方平笑道:“有甚不敢?以前贩盐的时候,哪天不是提着脑袋过日子?”
    张广道说:“那就把官兵水师一把火烧了!”
    第394章 都来不及烧
    左金贵是淮南那边的将官,隶属于厢军系统,被编为纲军好几年,专门负责运输花石纲。
    朝廷要打仗,一纸调令就来了,还让他们乘坐漕船改造的战船。
    那玩意儿能拿去打仗吗?
    左金贵知道有多脆,船身使用的木料,也就比他家柜子好点。
    至于水密舱什么的,左金贵都没那种概念,内河平底船你不能要求太多。
    隔壁一艘船开始划桨,左金贵喊道:“又出去啊?”
    那艘船的将官说:“我们这些两淮来的,天生就是劳碌命,别人睡觉咱还得巡逻。”
    左金贵笑道:“贼寇的水师,早就被吓破胆,出去转一圈便是。”
    “走了,走了!”那将官挥手道。
    眼下这支官兵水师,兵源复杂得像一个大拼盘。
    地位最高那批,自然是来自东京的虎翼水军。几十年前,他们的祖父辈也是江淮人,但如今已变成东京土著。虽然在东京各种被欺负,离京之后却可以欺负人。
    其次是两浙和江东人,他们当中一些将官,有朱勔的狗腿子做靠山,乃是朱勔的党羽的党羽。
    然后是南阳、襄阳人,他们具有本地优势,有地方文官撑腰。
    最惨的便是两淮人,爹不亲娘不爱,属于鄙视链的最底层。什么苦活累活都让他们干,打水仗冲在最前面的也是他们。
    “啊……哎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