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北宋穿越指南 第84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除了广州之外,税收排全省第二的是英州(英德)。
    但英州却是北宋人口增涨最慢的:负增长!
    那里交通便利适合收商税,耕种环境又比较恶劣,工农商税之重排全省第一,税网密集程度排全省第一。
    朱铭敲着桌子说:“英州的榷关,必须取消到只剩州城一处!”
    户部尚书方孟卿还没说话,钱琛就出声道:“陛下,江西、湖南两省的货物,都可以通过英州运到广州出海。在那里多设几个榷关,并不会影响商业繁荣。想要增加人口,只须减轻农税即可。”
    “短视!”
    朱铭批评道:“在英州取消的榷关,可以在各行各业找回来。它可以繁荣三省工商业,让更多百姓有活干。小小的一个英州,两县之地而已,前宋竟然设了25個税场!看似官府收税变多了,实则却让英州人口越变越少!”
    这25个税场,也包含了部分矿场税务机关。
    但依旧显得离谱,区区两县之地而已,并且还是山多地狭的所在。内河商船行经此处,有可能在同一个乡界,就要被收两三次税费。
    朱铭继续作出指示:“江西、福建两省,人口过于稠密了,官府必须继续组织移民。江西往湖南移民,福建往广西移民,每个府县官员都要警醒起来。既要快速移民,又不能搞出乱子,还得保证移民的安全!”
    既要,又要,还要……
    阁部院大臣们,对江西和福建官员表示同情。
    当然,只要跟政绩挂钩,再难的事情也有官员去做。
    一般情况下,地方官对移民不上心,甚至是阻挠百姓移民,主要还是在考虑自身政绩。
    他们可不管什么土地资源紧张,他们只知道辖内户口增多,就能在政绩考核当中获得好评。一旦户口减少,就会影响政绩考评。
    朝廷怎么考核政绩,他们就愿意怎么搞。
    朱铭说道:“江西、福建、广西、湖南,这四省的布政使,今年夏天去金陵开会。户部、兵部各派一个右侍郎,去金陵主持会议。兵部侍郎主要安排跨省漕军,在四省移民当中的工作。大家坐到一起,协商该如何对接移民,保证移民工作有序快速进行。”
    在座重臣皆惊,还特么能这样玩?
    地方官是严禁擅自离开辖区的,朱铭竟让四省布政使离境开会,还派户部、兵部侍郎去主持会议。
    商讨完毕全国工作安排,朱铭说道:“胡安国留下,其余可以走了。”
    胡安国坐在原地,知道跟安南使节团有关。
    朱铭说:“派一个使者去安南问罪,勒令安南交出他们侵占的前宋疆土。至于安南使者,训斥之后释放。他们回国路上,沿途驿站不再免费接待,吃喝住宿赶路都得自己掏钱!”
    “是!”
    胡安国很想笑,这皇帝实在太损了。
    安南使节团可是带着犀牛和大象的,如果没有驿站帮忙,一路上喂养动物都困难。
    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卖掉贡品自筹路费回家!
    第862章 西辽扩张
    全国8931万人,算上孩童肯定破亿。
    为什么说人口还没恢复呢?
    因为在统计户口的时候,把燕云十六州也算上,还外加了一个辽宁啊。
    并且,平壤及以北的高丽国土,已经全部并入辽宁省。
    对马岛、佐渡岛、石见国,通通挂靠在山东省名下,还对辖内百姓进行了编户齐民。
    广西、广东、湖南、四川、福建、陕西的少数民族,也按王安石的土丁制编立保甲。只要是保甲内的人口,皆视为编户齐民一并统计。(台湾县归属福建管辖。)
    以上这些,都不属于北宋户口。
    大明的户籍统计面积,相比北宋扩大了四分之一,人口数量却只跟徽宗朝中期相当。
    这还是大明建国之后,恢复了整整八年的结果。
    说统计面积增加四分之一,是把许多边地和羁縻州也算进来。
    比如河湟地区,北宋虽然打下来了,但一直都没有户口数据。仅在兰州统计有395户、981口,距离城市和堡垒稍远的全都顾不上。
    ……
    算上迁徙过去的汉族将士、工匠及家属,以及本地的高丽人、女真族、渤海族。平壤府四县15岁以上共计9万余人,也为大明那8000多万人口做出了贡献。
    今年,河湟地区正式更名为兰州府,辖内八个州改为八个县。
    县城及附近居住的百姓,不管是哪个族的,衣服禁止使用左衽样式。但发型没有硬性规定,给予各族百姓一定的自由度。
    “不怕,”朱铭笑道,“如果发生意外,正好引蛇出洞。内部叛乱就镇压,消灭顽固反抗分子。如果是高丽出兵杀来,正好有了吞并高丽的借口!”
    河湟八州的汉族、吐蕃族、党项族、回鹘族,全部纳入大明官府的统治,15岁以上在籍编户人口达到32万人。在那些相对偏远的地方,比如洮州(甘南)山区,大明朝廷才暂时没法去管。
    刚从辋川别墅回来的朱国祥,认认真真翻阅全国户口统计数据。
    以及各省府县附带的工作报告。
    “不必,”朱铭说道,“高丽朝廷那边,我们有人做眼线,而且还是中枢官员。”
    这些迁出的山民,以女真族为主、渤海族为辅。改部落为乡村形式,部落首领变成村长、里正。
    朱铭非常中肯的说道:“多亏了宋朝数十年的经营。河湟地区收复之后,屡屡有叛乱发生,宋朝反复镇压了好多次。能掀得起风浪的部落,都被宋朝边军给打残了,我大明正好把桃子摘下来。前两年在河湟编户齐民,各族部落都不敢反抗,老老实实听从官府的安排。”
    朱国祥又翻出一份,边看边说:“在平壤设府是不是太早了?我觉得继续采用军管更稳妥。”
    “河湟八州算是基本消化了。”朱国祥点评说。
    今年跟兰州一起设府的,还有平壤。
    “算是带路党吧,”朱铭说道,“开京贵族控制朝堂,而且软禁了高丽国王。高丽那些地方贵族,如果不给开京贵族当狗,他们就仕途升迁无望。再加上国王被软禁,他们对开京贵族非常怨恨。与其被开京贵族统治,还不如被大明统治呢。”
    为了方便统治,大量百姓从山中迁出,分给他们无主耕地或荒地。
    “带路党?”朱国祥问。
    每座县城,都设立了官方学校,流放过去的犯官担任老师。
    平壤府下辖四县,即:箕子县(平壤)、安县(安州)、义县(保州)、兴县(咸兴)。
    朱国祥说道:“可以再派一個使者,去高丽看看具体情况。”
    截止去年为止,大明开国仅八年,对河湟的治理已卓有成效。
    朱国祥问:“听说高丽国王很聪明,之前连续铲除了两个权臣?”
    朱铭点头承认:“确实非常聪明,而且敢作敢为,还富有人格魅力。他在被软禁期间,竟然能笼络权臣安排的太监,又收服了一个给他治病的医生。靠着太监和医生帮忙串联,去年竟然试图发动政变。可惜中途泄密,太监和医生全死了。卷入政变的文武官员,被砍头三人、流放十余人。”
    “唉,也算一个英明君主。”朱国祥感慨。
    朱铭笑道:“正是因为去年政变失败,让高丽开京的一些中低级官员,主动联络平壤那边的大明官。有人希望借助大明铲除权臣,有人干脆破罐子破摔做带路党。”
    父子俩还不知道,高丽今年又在酝酿政变——权臣集团内部分裂了。
    开京贵族当中的有识之士,希望扫除奸佞振兴国祚。他们试图杀死执政大臣,营救出被软禁的国王,然后改革财政和军事,把大明军队从平壤赶走。
    ……
    洛阳,马市。
    名为马市,其实也卖驴子和骡子。
    今天却有卖新奇玩意儿的——大象和犀牛。
    安南使者当中,懂得汉话的副使刘尧民,此刻正在用奇怪口音叫卖:“大象,已经驯好的大象。性情温顺,可通人性,能干农活……”
    安南国舅杜英武觉得丢人,此刻正在隔壁街的一家饭馆喝酒。
    他到现在还处于懵逼状态,搞不清楚大明皇帝为啥不要祥瑞。
    在犀牛身上画鳞片,当成麒麟进献给大明,这是安南太师张伯玉的提议。
    张太师通晓安南历史,决定仿效几十年前的成例,献上祥瑞以讨得大明皇帝欢心。
    马屁咋就拍到了马腿上呢?
    “相公,你快去看看,明国官差又要抓人了!”一个使团成员赶来。
    杜英武闻言,甩出铜钱付账,连忙跑去查看情况。
    吃饭喝酒的钱,是他用金子换来的。
    这些金子,本打算趁着朝贡,用来买些货物回去赚钱。
    等杜英武赶去马市时,一个收税官带着几个税吏,正在与卖犀牛大象的刘尧民纠缠。
    杜英武问道:“出了什么事?”
    刘尧民哭丧着脸:“在这里卖东西,需要洛阳税场的完税凭证。那是一种税票,写明货物从哪里运到哪里,还要有沿途榷关的盖章。没有税票,就不能在这里卖货。”
    “欺人太甚了!”杜英武怒不可遏。
    别看他是一个佞臣,但他也才华出众、自视甚高。
    他从小就皮肤光滑白皙,是越南一等一的帅哥,而且擅长放风筝和唱歌。
    长大之后,又精通骑射、医学、下棋、投壶、兵法、算命。国王大兴土木,也是他负责督造,把工程团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很多人骂他是佞臣,但没有人敢否认他的才华。
    如此风流体面的人物,来到洛阳的第一天,就被抓进大牢蹲着。
    现在变卖贡品,居然还被几个税吏所欺。杜英武指着收税官问:“堂堂大明,中原正朔,难道就是这样对待使臣的吗?礼仪何在?大明的脸面何在?”
    收税官不屑道:“欺君之人,谈什么礼仪?”
    刘尧民连忙拦住,避免事态激化,讨饶道:“敢问贵人,能否通融一二?”
    收税官说:“俺也是照章行事。洛阳各市,没有税场的凭证,是不准售卖值钱货品的。你们挑些蔬菜瓜果兜售,俺还能睁只眼闭只眼。可你们卖的是犀牛、大象,俺若不来阻拦,俺就属于玩忽职守!”
    无奈之下,杜英武和刘尧民,只能把大象犀牛弄出城去,然后跑到鸿胪寺寻求帮助。
    大明终究是礼仪之邦,鸿胪寺帮忙上报,户部又奏请内阁,总算是允许他们在洛阳卖东西。
    越南使者重新租赁马市摊位,继续在那儿卖犀牛大象。
    一连三天,来看热闹的很多,却连问价的都没有。
    谁吃饱了撑的,买这玩意儿回家啊?
    “不如扔了吧,”刘尧民建议道,“根本就卖不掉,每天还得倒贴钱,给犀牛大象买吃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