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北宋穿越指南 第87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射箭!”
    随之而来的,是驻防军鸳鸯队里的弓弩齐射。
    “投枪!”
    驻防军还有藤牌手存在,长牌手的巨盾有支脚,可以不用手扶放在地面。他们跟藤牌手一起抽出标枪,猛地朝安南蛮兵掷出。
    每个藤牌手,配备三把标枪。
    三把标枪投完,弓弩手已经开始第二轮射击。
    燧发枪手,也即将填弹完毕。
    此时的敌人,在遭遇火枪火炮之后,又遇到两轮弓弩、三轮标枪。这些蛮兵已彻底混乱,逃跑或停止的越来越多,还敢冲锋的越来越少,还有许多人站在原地用土弓还击。
    李罗汉此时也吓得心惊胆战,但他还是呼喊下令:“冲过去就赢了。冲啊!”
    但李罗汉的本部士兵只有几百人,其余全是别的部落的士兵。
    就在李罗汉冲锋之际,有个部落酋长,直接带着两百多人溃逃。
    “砰砰砰!”
    新军的燧发枪手,终于开出第二枪。
    由于距离太近,命中率接近100%。
    冲锋在前的李罗汉,突然中弹倒下。
    李合戎拔刀大喊:“列阵向前!”
    随着军号声吹响,一千大明士卒列阵踏步前进。
    而安南蛮兵,已经崩溃了。
    李罗汉麾下的蛮兵,连他的尸体都顾不上,纷纷转身往龙门关的方向逃。
    鸳鸯阵的威力,还没真正发挥出来呢,因为双方尚未短兵相接。
    李合戎留下二百预备队,继续守在原地,剩下八百人全速追击,去占领龙门关方向的寨堡。
    二十多个骑着西南矮马的大明轻骑兵,也追着崩溃的安南蛮兵一路砍杀。
    从南边翻山过来的二百安南精锐,见此情形吓得立即撤退,根本就不敢再进入战场。
    当李合戎攻占龙门关方向的寨堡时,杨再兴那边还在选位置试炮。
    “快撤!”
    刘纯得知友军堡垒失陷,吓得直接全军弃寨撤走。
    再不走,明军就能从西边翻山越岭,一两天就能绕到他后面堵死退路。
    安南守军,一路撤到谅山附近,并且派人回升龙府疯狂求援。
    杨再兴却没有乘胜追击打谅山,而是让邕州土兵守住门州各处关隘。他自己带兵杀向西北方的七源州。
    七源州设置于唐代,后世属于越南的谅山省七溪。
    这里以前是北宋的羁縻领土,渐渐被越南李朝控制,接着又被侬智高父子控制。北宋打回来之后,不可能长期驻军守御,默认了安南对七源州的侵占。
    打下七源州,继续往西北是广源州,那里是北宋打下来又赐给安南的地盘。
    兵部给杨再兴的命令,是让他把安南打痛,没想着把安南给灭了。
    因此,杨再兴想要拿回北宋失地,如此也不失为大功一件!
    第892章 西狩西狩
    越南的丁朝和黎朝,有常备军十万。
    说是常备军,其实连宋朝的厢军都不如。
    他们不按户籍来征兵,只要愿意当兵就随便报名。
    而且不给军饷,只管一口饭吃。甚至有些部队饭都不给,口粮全被将领层层贪污了。如果遇到战事,士兵不够就去抓壮丁。
    李朝建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要给士兵发粮饷。一亩田增税三升稻谷,增加的税收全部用来养兵。
    男子十八岁就用黄册登记,二十岁用大黄册登记。
    征兵时先征大黄册,实在不够就征小黄册。
    炸了!
    苏茂州在后世越南的芒街、海河那一片,其州治在海河县境内。
    南线战场,还在鏖战。
    安南不闻不问,反正铁了心死守谅山。
    北宋之时,苏茂州蛮夷经常寇边,安南也从苏茂州出兵攻打钦州。
    “恁多俘虏怎么处置?”杨幺问道。
    ……
    杀敌数百,生俘三千余。
    必须拿下!
    ……
    四国围攻肯定扛不住,必须使用外交手段。
    这二三十年来,安南一直在裁军。
    三万安南军队,对阵一万八千占城、真腊联军。
    先是战斗力爆炸,吊打国内外一切敌人。
    当然是杨再兴去了苏茂州。
    李阳焕大喜:“真的?”
    杨英珥大惊:“苏茂州派了五千兵守城,怎么突然之间就没了?”
    “太尉,苏茂州没了!”一个信使飞奔而来。
    攻打七源州、广源州的部队,只有广西驻防军。
    杨英珥说道:“不必理会。就算明国占了那里,也不会留太多兵驻守。只要我们守住谅山,今后再把两州夺回来就是。”
    北线战场,似乎停滞了。
    不惜得罪大明也要撤军,金齿国自然是获得了好处:老挝境内那些附属部落,安南承认今后归金齿国所有。
    陆陆续续有四万安南军队,在谅山一带集结。杨再兴却只让土兵防守关隘,领着主力跑去打七源州和广源州。
    如今面临四面围攻,兵力捉襟见肘,不得不再次按大黄册征兵。
    刚刚成为大明藩属的金齿国,首先就背弃了联合出兵的盟约。
    “陛下,金齿蛮答应撤军了!”太师张伯玉急匆匆到皇宫觐见。
    两州告急,请求安南派出援兵。
    谅山守将叫杨英珥,资格非常老,十年前还做过托孤大臣。
    杨英珥笑道:“敌将是一个蠢货。不一鼓作气杀向升龙府,却分兵去打边边角角,给我们从容增兵的机会。这是在浪费时间啊,等拖到气候炎热了,到时有他们好受的!”
    张伯玉说:“千真万确。”
    “太尉,七源、广源两州的侬氏土酋,又派人来求援了!”军中司马来报。
    这个道理,杨再兴会想不到?
    杨再兴那六千新军,半路杀去了苏茂州,那里还有杨幺的海军配合作战。
    接着是财政爆炸,常备军越来越多。屁大点的国家,养十多万常备军,而且都是要发粮饷的。克不克扣先别谈,因为朝廷必须拨粮。
    裁撤到现在,常备军只剩五六万了。
    数十门火炮连轰两日,城墙刚有垮塌迹象,城内守军就开始溃逃。
    反正大明已经册封金齿国王,得到这块招牌便具备了法统。背盟得罪大明无所谓,你收回国王金印我也不认。你大明再牛逼,穿过大理和安南的国土来打我啊!
    海军火炮被抬到岸上,一路拖拽到苏茂州城外。
    即便是大明建立之后,苏茂州蛮夷也时不时越境劫掠。
    两年前击败占城、真腊联军,也是杨英珥统兵作战。
    这座土城并不大,平时只有几百守军,主要是安南用来镇压当地蛮夷的。
    他们被火炮吓坏了,毕竟是第一次遇到这玩意儿!
    杨再兴的新军,杨幺的海军陆战队,趁机朝着城池发起进攻。
    杨再兴说:“还没想好,我打算全屠了。”
    杨幺笑道:“屠杀战俘不好,我却有个法子。”
    “什么法子?”杨再兴问道。
    杨幺说道:“一部分运回广西挖矿,那边矿山多得很。一部分我带去台湾县,挨着岛上蛮夷开垦土地。妇孺也带走,台湾移民很多单身汉,发给那些单身汉做老婆,省得他们精力过剩成天闹事。”
    杨再兴点头道:“也行。”
    两人率兵留在苏茂州城,等着国内商船来接走俘虏。
    也不能白等着,顺便攻打周边蛮夷。不把蛮夷打痛了,他们还要劫掠钦州边境。
    杨再兴的新军,分成几百人一队出动,从俘虏口中逼问蛮夷寨子的地址。
    蛮夷胆敢抵抗就打,俘虏一個不留,年轻女人全部抢走。
    蛮夷如果弃寨逃进山里,杨再兴的新军也不追,把蛮夷的寨子房屋全部烧掉。
    一口气毁了好几个蛮寨,杨再兴、杨幺二人,终于坐船前往太平江入海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