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稳住别浪 第8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然后,老宋又拿了个主意,和村里的村长村老支书什么的都合计了一番。
    村里的村学还得办!
    还是拿出了当初教育小蒋的那番话来说服了村里人。
    再然后,十七岁的小蒋,就在十字坡,成为了一名村学的小学老师。
    嗯,说是小学老师有点不准确,村学没那么严谨,其实是小学初中的课程一起教。
    能上多少上多少,能学多少学多少。
    其实一开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乡下的条件特殊,让孩子上学这个事儿,其实也推行的不顺畅。
    别说那个年学了,就算是在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让孩子上学都不容易。
    小蒋就一家一家的跑,一家一家的劝。
    帮张家忙农活儿,帮李家椿稻米,帮赵家搬柴火,帮孙家垒砖头。
    一家家的,把全村的孩子收拢到了那个小小的村学里,可以有机会跟着自己念课本:春天来了,大雁往南飞……
    这么说吧,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整整十多年,十字坡这一代,下到五六岁,上到十四五岁。
    十字坡的这么一代人,不管是长长短短的,都在村学里学过,少的上个十天半月就不读了,多的能上个两三年三五年的。
    甭管多少吧,十字村的这一代人,不管你是谁,见到老蒋的面儿,都得规规矩矩的喊一声“蒋老师”。
    于是,小蒋老师在十字村的威望,直追老宋!
    最巅峰的时候,威望高到什么程度呢?
    小蒋只要背着手在村里溜达一圈,甭管上学家去,不敲门直接推门就进,主人非但不会觉得不妥,反而还会眉开眼笑的让座,还非要热情的留饭。
    村里的一些大事小事,婚丧嫁娶,小蒋老师必须是请到的贵宾,要坐主桌的。
    年轻后生结婚娶媳妇,生孩子这些大事儿,必须要请小蒋老师当个主婚人,生了娃儿,若是能让小蒋老师给取个名儿,那才叫妥当!
    小蒋在十字村里待到了二十三岁。
    那个时候,老宋就已经身子不行了。
    家里,里里外外的,也都是小蒋做主。
    二十五岁的时候,国家恢复了高考,小蒋按照老宋的嘱托,参加了那次高考。
    靠着在乡下这些年,自学高中课程没有荒废掉,又靠着在村里当了这些年的老师,每天和课本打交道的那份熟稔,成为了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
    是的,二十五岁参加高考。
    那年月,别说二十五岁的高考生,四十岁的都有!
    考上的也不是什么名校,一个师范大学。
    不过呢,在去大学报道之前,小蒋在十字坡,把婚结了。
    娶了宋巧云。
    成亲那天,全村动员了起来,那场面,虽然不奢华,但是却热闹非凡。
    婚宴上敬酒的时候,十字坡全村的半大孩子。
    下到五六岁,上到十四五,有一个算一个,一共二百四十三人,全部排队站在了小蒋老师面前,规规矩矩的喊了一嗓子:“祝蒋老师和宋师娘,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嗯,其中还有一些孩子,嘴上还挂着鼻涕。
    那场面……
    当时已经身子很不行了的老宋,就眼含热泪,拉着小蒋:“你这辈子,在十字村算是没白待了!
    今后啊,这辈子无论你遇到什么坎儿了,最难的时候都可以回来。
    有这份情份在,只要你不是犯了天大的国法,村里老少都会愿意护着你。”
    当时小蒋被老宋捏着手,一脸感慨,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也就是在那年夏天,老宋没熬过去,死在了十字村。
    临死的时候,弥留时候已经不清醒了,最后一句话问的是:
    “……金陵城咱家里的大门,那把锁的钥匙,我给放哪儿了?”
    其实钥匙早就找不着了。
    小蒋当时赶紧跑出去,在村口的锁匠家里随便挑了把模样接近的钥匙,冲回来,塞进师父兼岳父的手里:“老爷子,钥匙在,在的!”
    老宋捏着那把钥匙,摩挲了一会子,这才放心的咽了气儿。
    ·
    大学毕业,小蒋就分配回了八中当老师。
    嗯,那个时候,八种所在的江宁区,还算是金陵城,是江宁县。
    其实不是什么好去处——有关系硬扎的,都是托人分配往城里去。
    小蒋没挑。
    在他看来,去江宁县挺好,距离金陵城近——这就勉强算是回家了。
    于是,告别了十字村,把宋巧云接走回了金陵。
    从十字村离开那天……
    全村相送!
    ·
    站在山坡下,老蒋似乎还有点感慨,摸着山坡下路边的一棵柿子树。
    柿子已经熟了大半,但树枝上没剩下几个了,想来是被附近的孩子都摘光了去。
    “这树啊,还是当年我亲手种下的。”
    老蒋叹了口气。
    陈诺也不着急,就这么站在一边儿,静静看着。
    “陈诺啊……”
    “怎么说,老蒋?”陈诺嘻嘻笑着。
    老蒋叹了口气:“本来这话呢,应该和林生说的,他是师兄啊……不过呢,他不在跟前,跟你说也一样。”
    顿了顿,老蒋缓缓道:“我没儿没女的,将来我老了走了,都要你们这几个徒弟给我操办。
    我死之后,是要回十字村的——就把我埋后山上。”
    陈诺赶紧把手里的烟扔了:“别啊!老蒋,别这么乱立flag好不好。”
    “哎,早迟一天的事儿。”老蒋很是豁达的摆了摆手。
    走到了山坡一半的时候,老远就看见了青云门的院落山门。
    陈诺定睛一看……
    哟?阔气多了啊!
    山门重新做过了,上好的木料,门槛石都是新的,水磨石锃亮。
    那门框门板,木料一看就是桐油都刷足了的,门角和把手都包了铜。
    门梁上,还横了一面黄铜质地的阴阳八卦镜来镇压风水。
    这就真有点“门派”的气度了。
    老蒋和陈诺站在山门下,看了会儿,老蒋笑了笑:“你大师兄这方面的本事还是有的,这山门可比当年气派多了……”
    陈诺嘿嘿笑了两声没说话。
    心想:能不气派么?这山门,还有里面的祖师神像塑金身……
    钱都是特么老子上回来捐的!
    不过,吴叨叨一家满门师徒,都是靠谱的。
    这老蒋都把宋巧云送回来住了,吴叨叨一家都没把自己的底细漏给老蒋。
    嗯,靠谱!
    “……我上次送你师娘回来,听吴叨叨说,重造山门的钱,是他忽悠了一个肥羊冤大头出的钱。
    哎,这孩子就是喜欢弄这些歪门邪道,不是长久之计。”
    陈诺:“…………”
    肥羊冤大头?
    尼玛!今晚老子就来把你这山门拆了!
    ·
    刚到半山腰,迎面就看见里面冲出来一个后生,半大的少年,比陈诺看着小几岁,身板结实,套了件乡下常见的做粗活时候穿的短褂子,腰上还别了把斧头,手里提着两捆绳子。
    陈诺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吴叨叨的大徒弟,叫什么铁柱来着。
    哦对了,别名:南宫隐。
    迎面看见了老蒋和陈诺师徒两人,少年先是一愣,然后立刻一脸的惊喜:“师公来了!”
    上来规规矩矩的给老蒋行礼,然后看了陈诺一眼:“陈大善人也来了?”
    老蒋意外的回头看陈诺。
    陈诺:“…………”
    不行,光拆了他山门不够,还得打断一条腿才解气!
    少年的态度倒是热情洋溢,赶紧就扭头要回去通报。
    陈诺和老蒋两人对了个眼神,老蒋一脸疑惑:“大善人?”
    “呃……”
    老蒋哼了一声,迈步就往山上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