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7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人群出现了一刹那的安静。
    大军凯旋归来,迎接仪式上只能参拜君主。
    大礼参拜其他人,就等于是向其他人效忠。
    军队效忠除皇帝之外的人,你这是想造反呐?
    朱标代表皇帝出迎,且他的地位大家都懂,参拜是应该的。
    可怎么都轮不到才十岁的太孙啊。
    旁边的傅有德等人就更尴尬了,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
    不过能坐到这个位置的都不傻,悄悄观察了一下朱标的表情,发现没有任何不高兴。
    也选择了下拜。
    本来正看热闹的朱雄英,被这一下打了个措手不及。
    且大军凯旋向自己参拜,太激动了啊,他兴奋的脸都红了。
    不过作为太孙的基本素质还在,故作平静的道:
    “诸位辛苦了,大明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的”
    “待回宫参加完庆功宴,皆有重赏。”
    蓝玉大声喊道:“谢太孙殿下。”
    其他人也跟着喊道:“谢太孙殿下。”
    如此,迎接仪式才正式结束。
    朱雄英别提多兴奋了,拉着陈景恪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心情。
    陈景恪一边附和他,一边叹息,这孩子政治嗅觉很迟钝啊。
    也就是你爷爷和你爹不在乎,要不然今天这事儿就没办法收场了。
    但反过来说,也不能全怪他。
    老朱和朱标俩人重感情的性格,才造成了他这方面的反应迟钝。
    目睹了全面过程,陈景恪开始还有些疑惑。
    蓝玉为什么这么做?
    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替太孙树立威严。
    他是军中大将,又凯旋归来,只需要向君主行大礼。
    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太孙行大礼。
    就是在告诉众人,太孙也是君。
    想通了这些,陈景恪不禁感慨,什么叫自己人?
    这就叫自己人。
    蓝玉脾气上来了,连朱元璋都敢顶撞,却如此用心的维护朱雄英的威严。
    然而从这里也能看得出,蓝玉确实不懂政治。
    但凡换个皇帝,他此举必死无疑。
    也就碰到了老朱这样独一无二的皇帝,知道这事儿不但不会生气,估计高兴的大牙都能笑掉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位嫡长孙对大明太重要了。
    几乎牵动了大半个朝堂,尤其是勋贵集团,几乎都和他有瓜葛。
    但凡出一点点问题,都能影响无数人。
    一路来到皇宫,在这里见到了朱元璋。
    陈景恪发现,朱元璋确实表现的非常开心,和蓝玉说话的时候,还几次拍他的肩膀。
    显然是知道了些什么。
    这也让傅有德等人松了口气,看来皇帝没有生气。
    在内心深处,也开始正视太孙这个储君。
    倒不是以前不重视,而是朱雄英年龄太小。
    大家只是将他当太孙供起来,就和庙里的泥塑神仙一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则真正将他当‘君’来对待了。
    皇帝慰问了一圈众将,听取了他们的工作汇报……
    其实这些都是走过场,真正的工作汇报,要等到庆功宴之后,单独面见皇帝时再进行。
    接下来就是庆功宴。
    平定云南可是大功,庆功宴的规格自然也很高。
    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除了值班的,基本都到场了。
    难得有这样的宴会,大家都很开心。
    陈景恪对酒水没兴趣,筷子开动,吃。
    但注意力却一直在观察全场,就发现蓝玉的声音格外的大。
    远远超过了主将傅有德,有时候甚至会打断朱元璋的话。
    陈景恪能看得出来,不是他对傅有德有意见。
    对傅有德,他表现的还是很尊重的。
    完全是性格使然,喜好张扬。
    这种性格,非常不讨喜。
    虽然朱元璋和傅有德都表现的很大度,但谁知道内心是怎么想的?
    难怪上辈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第一时间就将他弄死了。
    就这脾气,他不死谁死?
    话题不知不觉就从云南战事,转到了最近朝堂动向。
    这群粗人对黄河改道不感兴趣,反倒是对迁都很是赞成。
    纷纷表示早就该迁了。
    提起迁都,自然免不了谈到放还军户民籍之事。
    对此,这群将领的的态度就不一样了,认为军制岂能轻改。
    朱元璋只是笑着表示,此事还未定下,现在是庆功宴,暂时不提军国大事,大家吃好喝好。
    其他人都很识趣的不在谈论。
    蓝玉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刚才被吹捧的有点上头,起身说道:
    “陛下,军户乃大明根本所在,不可轻动啊。”
    朱元璋表情不变,笑道:“此事咱知道,自会考虑的。”
    “坐下吧,勿要扰了大家的雅兴。”
    蓝玉却不依不饶的说道:“陛下,不可自毁长城啊。”
    场面上渐渐安静下来,看着这一幕,有人不动声色,有人担忧,还有人等着看笑话。
    陈景恪也是心中一惊,蓝玉这是真特酿的会作死啊。
    连忙朝朱雄英使了个眼色,让他出面制止。
    朱雄英有些犹豫,蓝玉连皇爷爷的面子都不给,我站出来会有用吗?
    陈景恪却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你必须站出来,否则今天的事情就无法收场了。
    朱元璋的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不过还是强笑道:
    “咱说了,此事咱自有考虑。你带兵打好仗就可以了,别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蓝玉脸色比方才还红,也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酒劲儿上来了。
    “陛下……”
    “砰。”他刚张开口,就听到一声巨响。
    大家都被吓了一跳,谁这么大胆子?
    难道是太子生气了?
    转头望去,却发现是太孙朱雄英,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在众人的注目下,他起身喝道:
    “放肆,此事上有皇爷爷和父亲,下有群臣和五军都督府,何时轮到你说话了?”
    “念在你征战有功,又是酒后失言,就不治你的罪了,赶紧退下。”
    所有人都震惊无比,这是太孙?
    蓝玉也非常惊讶,下意识的道:“太孙,我……”
    朱雄英呵斥道:“还不退下。”
    蓝玉目光闪烁,最终低下头道:
    “末将酒后失言,冲撞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眼睛里全是兴奋,哪还有一点生气的样子,挥挥手:
    “你这个脾气若是不改,早晚惹出大祸,坐下吧。”
    然后又举起酒杯,对群臣说道:
    “诸卿,咱心里高兴,来满饮此杯。”
    群臣自然知道是为何,纷纷举杯:“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