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4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然后就非要让陈景恪给孩子取个名字。
    “这孩子是你帮我求来的,名字必须你取才行。”
    陈景恪见推辞不过,就说道:“孩子现在还小,不宜起大名,我就为其取个小名吧。”
    古代医疗条件差,婴儿夭折率很高。
    加上又比较迷信,认为孩子不取正式的名字,黑白无常就找不到他,无法勾魂。
    所以刚开始都是喊乳名,一般到一两岁才取正式名字。
    还有个说法,孬名好养活。
    名字越土越不好听,就越不容易出事儿。
    于是就有了抓钩、簸箕、粪叉、狗蛋等等名字。
    陈景恪自然不能给蓝玉的儿子,取这样的小名,想了想就说道:
    “现在是春天,而春又是四季之首,代表着希望。”
    “他的乳名不如就叫小春吧。”
    蓝玉高兴的道:“好,这个名字好,就叫小春了。”
    永昌侯蓝玉有后,这可是一件大事,立即就在勋贵圈子传开了。
    大家都准备了一份厚礼,等着上门看望。
    还没等大家行动,就传出一个消息,马皇后亲自登门看望。
    这就是地位的表现啊,所有人都将贺礼提高了一个档次。
    每天来送礼的人,能排出百丈的长队。
    而陈景恪,也果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送子伴读的头衔彻底落实。
    大家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毕竟这可是掌握了秘法,能夺取一线天机的高人。
    谁知道他还有没有掌握什么别的秘法。
    既然能让人生儿子,那会不会也有秘法,让人生不出儿子?
    这么一想,就更没人敢得罪他了。
    然后陈远的那个小药铺,彻底出名了。
    之前大家并不是很相信什么秘法,虽然有人过来求药,但被拒绝之后就走了。
    现在不一样了,蓝玉今年正好满五十。
    这都能给整出个儿子来,还说你家没有秘法?
    每天求药生儿子的,把门槛都踏破了,任凭陈远怎么解释都没用。
    不过说实话,面对那些人开出的巨额钱财,陈远还是有些心动的。
    私下问陈景恪,能不能卖几份。
    陈景恪装作脸色大变,说道:“夺取一线天机岂是那么容易的,是要遭天谴的。”
    “永昌侯发下大宏愿,加上他是太孙的舅公,我才给他开了这药。”
    “若是不认识的人,表面发誓事后就不认账,老天发起怒来,咱们家承受不住的。”
    “到时候要是惩罚我生不出儿子,您……”
    话还没说完,冯氏就惊呼一声:“那怎么行,以后万万不能再给人开这种药了。”
    然后又对陈远嗔怒道:“你要是敢胡来,害的咱们家绝后,我死了也不和你埋一起。”
    陈远连忙说道:“瞎说什么呢,我就是这么一问。儿子,这种药可千万别给人家开了啊。”
    陈家三代单传,对子嗣更加看重。
    说的毫不夸张,给个公侯都不换。
    没有子嗣,万贯家财有个屁用,死了全是人家的。
    但这么多人来求药,把大门堵的死死的,天天这样也不是办法。
    陈景恪就说道:“要不就先将药铺关了,你们去新宅那里住一段时间,等风头过了再说。”
    陈远和冯氏经营了半辈子药铺,虽然只能看一些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可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和心血。
    自然是舍不得。
    但形势逼人,也只能先这么办了。
    两口子将药铺门一关,留下一个仆人看家,就搬到马皇后赐的宅院暂居。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半个月后,蓝玉另一个怀孕的姬妾胡氏,再次诞下一个儿子。
    这一下整个应天府都轰动了。
    蓝玉有多兴奋就略过不提,主要是陈景恪,已经从送子伴读,变成神仙转世了。
    其实第一次也不是没有人怀疑,生男生女本就是运气,说明不了什么。
    但连续两个儿子,总不能还说是运气了吧?
    纵使心中还是不愿意相信的人,也不敢再嘴硬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那些嘴里喊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读书人,心中也开始发怵。
    不敢再拿剃发之事做文章。
    就连朱元璋都有些疑神疑鬼:“你小子还说不会仙法,这事儿你怎么解释?”
    陈景恪只能苦笑:“您老人家就别拿我打趣了,秘药是啥您又不是不清楚。”
    “能生两个儿子,只能说永昌侯运气好。”
    朱元璋自然知道秘药是怎么回事儿,但还是为蓝玉的运气感到惊讶。
    知道真相的朱元璋都尚且如此,不知道真相的就更别提了。
    达官贵人见了陈景恪,一个比一个客气,不敢有一丝怠慢。
    民间关于他的传闻,更多了。
    竟真的有人把他的雕像,挂在身上祈求生儿子。
    甚至传闻,有人在行床事之时,把雕像放在枕头下面。
    就差给他立生祠,早晚三炷香祷告了。
    还有说他拜神仙为师,学得了仙法来辅佐圣君的。
    太孙第一次重病,是他救活的。
    天降异象太孙坠马,也是他治好的。
    这说明啥?
    太孙就是圣君,陈景恪就是天命贤臣,专门辅佐太孙的。
    朱雄英听到这个传闻,笑的见牙不见眼,得意的道:
    “景恪你听到了吗,我是圣君,你是贤臣……我是圣君降世啊。”
    陈景恪相当无语,娘的,我辛辛苦苦干活,好名声全让他得了。
    啥叫躺赢?这就是啊。
    但陈景恪却不相信,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于是就找到徐达询问情况。
    徐达也表示,这事儿确实很奇怪,但不是他做的。
    还劝他不要多心,或许就是巧合呢。
    但陈景恪还是有些怀疑。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是谁做的了。
    “你说是你干的?”
    杜同礼谦卑的道:“是,这么多年一直是您帮我,我始终未能帮到您什么。”
    “这次的事情发生后,我就在担心您。”
    “虽然您与太孙关系不一般,又有传闻您要当驸马。”
    “但皇家最忌讳怪力乱神之事,谁也无法保证,陛下是否会因此对您生出忌惮之心。”
    “而且民间关于您的传闻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求您的画像参拜。”
    “对人臣来说,这更是大忌……”
    “后来我就想到了天命太孙之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传闻。”
    “您放心,此事是我自己去办的,没有任何人发现。”
    陈景恪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朱元璋是知道真实原因的,并没有怀疑他。
    不过不管怎么说,杜同礼确实是为了他好。
    而且圣君贤臣的传闻,确实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至少朱元璋和马皇后听了就很开心。
    所以他最终还是欣慰的道:“不错,这次你做的很好。”
    得到肯定,杜同礼非常高兴:“都是属下该做的。”
    陈景恪又说道:“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先和我说一下,我也好有个准备。”
    杜同礼知道,这是提点他,以后不要擅自拿主意,连忙道:
    “是,这次是属下自作主张了,以后绝不再犯。”
    该说不说,这次陈景恪确实觉得很满意,也彻底认可了杜同礼这个小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