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眼见东西介绍完,朱元璋才满意的道:
    “不错,你这份聘礼虽然俗了点,但这么多琉璃器,也称得上是独一无二了,咱很满意。”
    哪知陈景恪却摇头说道:“陛下,这不是聘礼,只是样品罢了。”
    说着,他拿出一个卷轴:
    “这才是聘礼。”
    朱元璋的呼吸都停了那么一瞬间,双手下意识的紧握成拳,眼睛直直的看着那幅卷轴。
    马皇后和徐达也瞬间就想到这是何物,也露出不敢置信之色。
    随即就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马皇后的目光里充满了欣慰和喜爱,景恪果然是个好孩子。
    徐达更是深深的敬佩,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至少自己绝对做不到如此轻描淡写。
    朱雄英和福清公主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也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然后,福清公主就激动的眼睛模糊起来。
    这样的聘礼,果真是举世无双。
    不,亘古未有。
    得夫如此,纵万死亦不悔也。
    朱雄英则兴奋起来,景恪这家伙,果然从不让人失望。
    不愧是我的好兄弟,以后我吃肉,绝对少不了你那一口。
    嗯……至少肉汤要让你喝到饱。
    郑定妃是最后才反应过来的,然后就震惊的捂住嘴巴。
    他竟然舍得将琉璃的制作之法当聘礼?
    朱元璋深吸口气,说道:“你可知此物价值?”
    陈景恪颔首道:“知道。”
    朱元璋又问道:“舍得?”
    陈景恪自然知道该说什么话,看着福清公主,深情的道:
    “在我心里,公主才是无价的。”
    此情此景,福清公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头扎进他怀里,紧紧抱住。
    陈景恪一个不防,被撞的踉跄着倒退两步,差点摔倒。
    下意识的丢掉卷轴,将她给抱住。
    朱元璋眼皮子一抖,以和年龄完全不相称的速度,在卷轴落地前,一把将其抓住。
    然后小心翼翼的打量,发现没有破损才松了口气。
    至于责备陈景恪?他还没那么煞风景。
    况且,此时他也反应过来了,这卷轴是纸质的,摔一下也坏不了。
    就算坏了也没关系,陈景恪能写一份,自然也能再写一份。
    方才去抓,不过是下意识的行为罢了。
    对于两人大庭广众拥抱,在场所有人,竟都不觉的有什么不对。
    发乎于情罢了。
    只有朱雄英,兴奋的盯着两人瞅来瞅去。
    朱元璋随手将卷轴递给马皇后,然后大笑着说道:
    “好,咱没有看错你。”
    然后对外面的人大喝道:“去谨身殿,让那些人来看看咱闺女的聘礼。”
    众人都知道他的想法。
    之前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可私底下没少嘲笑。
    嘲讽的不只是陈景恪,还有皇家。
    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自然要好好打那些人的脸。
    这时福清公主也清醒过来,一张俏脸霎时间就红到了脖颈处。
    一把将陈景恪推开,躲到了郑定妃身后。
    “哈哈……”众人都大笑不已。
    “嘿嘿……”陈景恪能说啥,只能装傻。
    心中则还在感慨,上辈子要是有这机灵,也不至于到穿越还是单身狗。
    不过也不错,这辈子终于骗到一个女孩子的心了。
    也不枉我花费那么多心思,这个琉璃聘礼算是物有所值了。
    第192章 组建水师衙门
    群臣到来,看到这满屋子的琉璃,自然是非常的惊讶。
    尤其是得知,陈景恪的聘礼不是这些琉璃,而是琉璃制作之法的时候。
    震惊的几近失语。
    朱元璋自然是大感快意,让你们看笑话,现在知道谁才是小丑了吧。
    之后陈景恪特意给这些人,介绍了一下各种琉璃器的特点。
    他自然知道哪里是重点:
    “诸位看到这种颜色了吗?是用金粉为主料,辅以多种珍惜材料,才调配出来的。”
    “这种颜色,是用白金调配出来的……”
    众人一听调色用的都是黄金白金,就下意识的认为,琉璃肯定是用更珍贵的材料制作出来的。
    没有人怀疑他的话,琉璃自古以来,就是作为珠宝玉石使用的。
    尤其是精品琉璃器,更是价值连城。
    这种宝贝,用料珍贵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些琉璃器与之前的不同,可耐高温……”
    “用这透明的琉璃杯冲茶,看着茶叶一枚枚舒展……”
    “那才是真的享受啊……”
    众人都被他的描述,说的心动不已。
    可看了看自己的钱包,也只能心动了。
    户部尚书曾泰想的更多,试探的道:
    “陛下,朝廷有了制作琉璃之法,以后是否要对外出售琉璃啊?”
    众人立即就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了,卖琉璃的钱怎么分?
    全进内帑,还是拿出一部分给户部?
    想到这里,群臣眼睛也不禁亮了起来。
    虽然现在朝廷靠着印发新钞,暂时没有财政问题。
    可现在大家对宝钞都有了更多的认识,知道这玩意儿是有上限的。
    不能发行的太多,否则就会贬值。
    等新钞发行量达到上限了,朝廷又只能靠着税收过日子了。
    那种日子,很不好过。
    如果多出琉璃这一项财源,将大大缓解财政压力。
    陈景恪用两个月造出了一百余件琉璃器,这个产量不低了。
    全卖出去能顶大明一年的岁入。
    每年卖上五六次……不敢想,简直不敢想啊。
    朱元璋脸色一拉,想从咱嘴里抢钱,你这是嫌族谱人有点多啊。
    当下就想呵斥几句,让他们不要痴心妄想。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徐达却先说道:
    “曾尚书此言差矣,琉璃制作法是陈伴读给公主的聘礼,不是给朝廷的。”
    “至于琉璃是否售卖,售卖后所获钱财归于何处,自有陛下和娘娘处置。”
    “作为外臣,我们还是不要越俎代庖的好。”
    一边说,还一边朝他使眼色。
    曾泰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但也没有倔强而是说道:
    “哎,老朽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宝贝,被迷了心智,以至于说出胡话,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见他服软,也不为已甚,道:“你也是一心为国,咱不怪你,退下吧。”
    有了这个插曲,群臣的心思就不在琉璃上了。
    琉璃固然重要,可怎么分配琉璃的利润才是更重要的。
    曾泰瞅了个机会,问徐达道:“魏国公,不知你为何阻止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