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4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果然如此,许柴佬是知道锦衣卫凶名的,连忙行礼道:
    “之前不知岑兄身份,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岑信通点点头道:“来南洋谋生之人众多,然多碌碌之辈,唯有大郎你能成大事。”
    “之前向你透漏诸多情报,也是一种试探……你没有让我失望。”
    许柴佬自得的道:“岑兄过奖了,没有让你失望就好。不知岑兄所言大富贵为何?”
    岑信通严肃的道:“在说此事前,我要先告诉你一个最新情报。”
    “陛下废除高丽国号,重建朝鲜王国,并改封潭王为朝鲜王。”
    这个结果,许柴佬并不算太意外。
    大明既然打下了高丽,就必然不会再让其复国。
    不论是设置郡县派遣流官治理,还是册封皇子就藩,都属于常规操作。
    他只是有些不明白,岑信通为什么特意提起此事。
    难道他想谋划吕宋?
    可这里向来被视为化外之地,而且条件也确实很恶劣,朝廷也有兴趣吗?
    这时,岑信通缓慢的道:“陛下有二十三位皇子。”
    “咝……”许柴佬倒吸一口凉气,他哪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就是在打吕宋的主意。
    以这里的土地面积,足够册封一到两个藩属国了。
    如果真能参与其中,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泼天大功。
    岑信通盯着他,问道:“怎么,怕了?”
    许柴佬深吸口气,大笑起来:“哈哈……我只怕岑兄的心不够大,又怎么会害怕。”
    “但吕宋有土人三十余万,仅靠我们这几个人,恐怕还拿不下这里吧,还是说岑兄有援兵?”
    岑信通失笑道:“呵……还是大郎敢想,竟然想靠我们这几个人拿下吕宋。”
    许柴佬却没有笑,而是定定的看着他。
    岑信通收起笑容,说道:“朝廷的船队会先到南洋,一为通商,二为宣示宗主国地位。”
    “我所依仗的,就是这支舰队。”
    “但大明乃宗主国,不可行不义之事,不可发动不义之战。”
    “想要打吕宋,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只要我们将出兵的理由准备好,剩下的事情反倒是简单了。”
    许柴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不知岑兄以为什么样的理由合适?”
    岑信通说道:“勾结倭寇。”
    许柴佬连连点头,道:“好计策。”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商量好了细节。
    许柴佬负责制造证据,岑信通负责和下南洋的舰队联络。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解决,那就是李奇义集团。
    许柴佬将李奇义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道:
    “李首领与我们唇齿相依,我不能不顾他的生死……不知朝廷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岑信通赞道:“大郎倒是重义气之人……你放心,张士诚早已成为过去。”
    “之前流落在两广的张士诚残部,去年也被太孙诏安,被分配了土地安居乐业。”
    “只要他不与朝廷做对,老老实实做正当营生,朝廷不会怎么着他们的。”
    得到保证,许柴佬放下心来。
    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大明这几年的变化。
    作为锦衣卫密探,岑信通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即便很多涉密信息他不敢说,仅仅是能吐露的那些,也足够让许柴佬震惊的了。
    期间他问了一个问题:“那位应命贤臣陈伴读,到底是何许人也?”
    岑信通脸上露出敬仰之意:“将世上所有的溢美之词加诸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如果你有机会进京,可以不见任何人,一定要找机会拜会他。”
    “若能得他点拨一二,就可使你受益无穷。”
    “若能入得他的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见他对陈景恪如此推崇,许柴佬试探的问道:
    “莫非近几年的变革,真的与他有关?”
    岑信通说道:“有些事情不能说,不过有些事情已经半公开,告诉你也无妨。”
    “黄河改道确实是他的计划,据我得到的情报,这次谋划辽东和高丽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即便早就知道陈伴读不简单,也早就猜到他参与了近几年的变革。
    听到这番相当于是明示的话,许柴佬也不禁感到震惊。
    “如此奇人,真恨不得当面聆听教诲。”
    又聊了一会儿,许柴佬告辞离去。
    回去后立即通过信使约见了李奇义。
    双方见面后,他开门见山的说明了当前的情况。
    李奇义得知大明近几年的变革,也是大为震惊。
    “朱……咳,天子真乃明君也,陛下输得不冤。”
    天子指的是朱元璋,陛下说的则是张士诚。
    许柴佬说道:“大明单独组建水师衙门,足见对海洋的重视。”
    “此番开海必然要有一番大动作,不知李首领准备如何应对?”
    李奇义沉默良久,才说道:“我们只求能回归故里当一老农。”
    许柴佬诚恳的道:“你们都是知海懂海之人,若就此回归故里,实在太屈才了。”
    “如果李首领信的过我,不如采购几艘商船,咱们一起……”
    李奇义态度非常坚决:“谢许大郎美意,我意已决。只求许大郎能帮忙说项,让我等回归故里。”
    许柴佬惋惜的道:“可惜……好吧,既然李首领已经有了决定,我也就不再多劝。”
    “待时机成熟,我就请人将此事上奏,看能否让你们回去。”
    李奇义感激的道:“谢许大郎相助,若有用的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只要我能做到的,绝不推脱。”
    许柴佬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还真有一事,想要请李首领帮忙。”
    李奇义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哦,不知是何事?”
    许柴佬说道:“之前咱们没少受这些土人的气,现在大明的力量重返南洋,我准备借机出一口恶气。”
    李奇义松了口气,大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如果是出气,那也算我一份。”
    “不知你准备如何做?又需要我怎么配合?”
    许柴佬露出凶狠的表情,说道:“大明最痛恨的敌人,必然有倭寇一席之地,我准备……”
    他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不外乎是栽赃陷害,污蔑某些土人和倭寇勾结。
    考虑到李奇义的身份,他没有说是为了谋划吕宋,只说是为了报复欺凌他们的土人。
    以免李奇义产生别的想法,坏了他们的大事。
    “如果李首领能冒充倭寇,和部分部落接触,并留下证据……”
    “待大明船队到达南洋,我自有渠道将证据呈上。”
    “相信大明会给他们一个足够深刻的教训。”
    李奇义眼皮子直抽搐,许大郎好阴险的计谋,好毒辣的心肠。
    大明对倭寇的痛恨有多深,在海边谋生的人最清楚不过。
    如果真被他栽赃成功……那教训确实足够深刻。
    说不定部落都能被愤怒的大明水师给推平了。
    不过……
    “哈哈……好好好,许大郎果然不是一般人,这个计策我喜欢。”
    -----------------
    前面说过,吕宋国与其说是国,不如说是部落联盟。
    大部落几千几万人,小部落可能就只是几百人的村子。
    最大的几个部落相互妥协,推举出一个首领,并以这个首领的名义向大明朝觐。
    平日里各个部落都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首领想要做什么事情,也要得到其他大家族同意才行。
    这种情况直到前世二十一世纪,都没有得到本质改变。
    这种松散的联盟政治,大大方便了许柴佬的计划。
    李奇义冒充倭寇,私下联络了几个中小型部落的首领,以超低价向他们售卖了许多从大明劫掠来的商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