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9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先打造一条从大明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海洋补给线。
    这条补给线军民两用,同时也是为后续移民做准备。
    波斯那边,先占据一座岛屿,或者在无人处占领一块土地。
    在上面营建堡垒驻军。
    用数年时间囤积兵力,等待局势变化。
    对波斯的扶持,则按照陈景恪的计划走就可以了。
    只要波斯人选择小众教派作为国教,剩下的就简单了。
    等到宝钞流通起来,他们将再也无法摆脱大明的控制。
    “经略安西需要至少五年时间积蓄力量,波斯人也需要至少五年时间做准备。”
    “腐化马穆鲁克也需要时间……”
    “正好大明要休养生息五年……”
    “所以,我建议五年后开启安西战略。”
    “晋王从西域攻打帖木儿汗国,波斯从安西那边出手拖他们后腿。”
    众人也都认同这个时间节点,五年并不算长。
    “景恪乃老成持重之言,莫说五年,十年能完成安西战略都不算晚。”
    陈景恪又说道:“但这五年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可以挑拨白羊国和帖木儿汗国的矛盾。”
    “如果能让两国陷入持久拉锯战,不停地消耗他们的力量,那就更好了。”
    “还有天竺方向,帖木儿汗国占据了天竺不少土地,大有侵吞整个天竺的意思。”
    “我们可以促使天竺各国,联合起来反抗帖木儿。”
    “如此他们陷入两线作战,更加方便我们行事。”
    众人依然没有反对,这个计策确实很不错。
    不论能不能挑起敌国之间的矛盾,试一试总归是没有毛病的。
    万一成了呢。
    朱元璋看着地图,说道:“如此就需要一个人前去坐镇指挥才行。”
    这么庞大的计划,肯定需要一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前去协调指挥。
    派谁去?
    朱标手下暂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还是要靠老朱的老班底。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天竺和安西应该各派一个人过去……”
    “天竺那边无需另寻他人,燕王的谋士道衍大师就非常合适。”
    道衍?姚广孝?
    这个名字大家自然熟悉,之前朱棣数次提起他。
    就连谋求在天竺建国的计划,都是这个人帮忙制定的。
    只是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是完全不同的。
    陈景恪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让他敲定大方向,那是比谁都厉害。
    真要去做实事……不提也罢。
    所以见他推荐姚广孝,大家都有些意外。
    老朱不解的道:“你对道衍就如此看好?”
    陈景恪心道,那我可太看好大和尚了,知道他干了啥的人没有不看好的。
    “我曾经与道衍大师有过一面之缘,此人乃谋国之士。”
    老朱很是诧异:“你对他的评价竟如此之高?哈哈……咱真是有识人之能啊。”
    这么好的人才,可是他老朱亲自送到儿子身边的。
    马太后翻了个白眼,吐槽道:“你快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要不是看走了眼,你会将这么好的人才送给老四?”
    老朱只是嘿嘿笑,并没有争辩。
    当年还没有封王建制的计划,他对藩王的定位,就是拱卫大明的屏障。
    最优秀的人才,肯定要留给朱标,不可能送到藩王身边。
    别说主动送了,如果他知道哪个藩王身边有经世之才,也会立马要过来交给朱标。
    道衍纯属看走了眼。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这大和尚太会藏了。
    前世在朱标死之前,他从来都不显山不露水。
    这一世也是在确定了封王建制之后,才开始展露才华。
    而且之前他还主动要求,替朱棣去经略天竺,最合适不过了。
    朱元璋当即拍板:“那就让道衍去,反正再过两年高炽也出师了,正好过去替老四看着那一摊子。”
    那么接下来就是谁去安西之地了。
    这下众人都有些发愁了。
    这个人不光要懂军事,还要懂政治,还要是那种思维比较灵活的人。
    而且还要够狠,否则干不了脏活。
    关键是,还要让老朱放心。
    这样的人才……也有。
    比如徐达。
    然而,这些人在大明有更重要的任务,是不可能长期派到海外的。
    其他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只会打仗,要么玩不来阴谋诡计,要么不够狠。
    要么无法让老朱放心。
    晋王倒是挺合适的,然而河西那边同样重要,他根本就离不开。
    其他的藩王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年龄太小经验不足……
    这就麻烦了。
    就在这时,朱雄英目光扫了一圈众人,忽然说道:
    “我觉得二叔挺合适的。”
    废秦王朱樉。
    听到这个名字,在场所有人都不禁心头一震。
    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个人。
    在大明,朱樉是一个禁忌一般的人。
    所有人都选择了无视他,当他不存在一般。
    不是因为他的残暴行径,也不是因为他被废。
    而是因为朱标被他活活气出了高血压——这事儿已经不是秘密了。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不开眼去提他?
    就连老朱和马娘娘,都从来不在人前提起这个儿子。
    在天下人眼里,他与死无异。
    朱标是关心兄弟姐妹。
    可一想到自己的身体,他实在无法违心的去说什么原谅之类的话。
    陈景恪也从来不提此事,这种人渣他是真不想提一句。
    如果不是朱雄英突然提起,他都快把这个人给忘了。
    然而,仔细想想,他还真适合干这个活儿。
    虽然他有种种缺点,但绝对没人会怀疑他的忠心,能力也是经过验证的。
    至于干脏活……那不正是他最喜欢的事情吗。
    只是……
    一想到朱标的身体,众人都沉默不语了。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老朱和马娘娘神情深处的那一抹期盼。
    纵使朱樉再不是东西,那也是他们的儿子。
    但……碍于朱标的身体情况,他们什么都不能说。
    球无声无息的被踢到了朱标的脚下。
    第330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
    皇城左侧有一片区域,原本规划的是民居,后被皇家圈定改为别的用途。
    就在这片区域的偏僻之处,有一处很奇特的宅院。
    占地很大,约有二十余亩,院墙很高有数丈。
    然四周不与任何建筑相连,周围也无高大树木。
    巡逻的武侯,也比其他地方密集了数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