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9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
    报复秦国还有几分可能,想针对大明,还是算了。
    说出来只会招人嘲笑。
    不但不能招惹,还必须要隐藏自己,不能让大明知道他们鱿人在搞复国的事情。
    真要把那个庞然大物给惹怒了,恐怕就真的天下无鱿了。
    想到这里,他转而说道:“我们现在去哪里?”
    迎接他的人说道:“去埃及,切尔克斯人夺取了马穆鲁克的政权,推行德谟克拉西制度,正是我们的机会。”
    梅纳哈姆·狈京面露喜色:“德谟克拉西?哈哈,好好好……”
    “当年先祖摩西被迫离开埃及去往迦南……千年后我们重返埃及,这一切都是神灵和先祖的意志啊。”
    当年摩西带领被奴役的鱿人逃离埃及,前往迦南。
    然后杀光了接纳他们的迦南人,占据了那块土地,还宣称这是神灵赐给他们的土地。
    当然,鱿人并不认为杀光迦南人有什么错。
    而摩西竟然也被某些人视为真正的大善人,从来没有背刺过帮助他的人。
    理由就是,他小时候被埃及人收养,长大之后没有背刺收养他的人,只是带领鱿人逃离埃及。
    至于迦南人,被大家忽视了。
    那么问题来了,摩西是不愿意背刺收养他的埃及人,还是不敢没能力?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
    现在他们要重返埃及。
    之前是突厥人建立的马穆鲁克统治埃及,他们采取的是世袭制。
    鱿人在那里并不能找到什么机会。
    两年前切尔克斯人夺取了马穆鲁克政权,他们竟然搞了德谟克拉西制度,大家推举国王。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德谟克拉西不是民主。
    民主是全民选举,德谟克拉西是部分人的选举……
    说的更直白一点,是大地主大贵族阶级才有参与资格的选举。
    平民啥也不是。
    前世有些人把德谟克拉西翻译成民主,不是蠢就是坏,要么就是无知。
    而德谟克拉西制度,就为鱿人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他们有钱,可以资助想要参选的人,从而获得权力。
    近而渗透这个国家,玩一出鸠占鹊巢。
    就在鱿人复国组织畅想未来的时候,朱樉召见了绣衣卫指挥使柳芸娘。
    “眼线安排好了吗?”
    柳芸娘颔首道:“安排好了,没有引起对方的怀疑,眼线已经跟随他们登船。”
    朱樉赞许的道:“你做的不错……没想到这群鱿人竟然真的有个什么复国组织,这次一定要查到他们的老巢。”
    柳芸娘说道:“陈伴读果然洞察一切,大王也英明,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
    虽然没有见过那位传说中的陈伴读,但听多了他的传说,她难免也会生出敬仰之情。
    朱樉不禁有些得意,他也确实有得意的资本。
    反鱿不算什么,利用鱿人喜欢背刺的特点布局,一举翻转大局,才是他最骄傲的手笔。
    他还利用这件事情,将秦国境内的传统豪强消灭了很大一部分。
    毕竟有能力庇护鱿人的,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真正的普通百姓,自己都活不下去怎么可能去庇护别人。
    这些人在地方上拥有极高的威望,严重影响中央权威。
    朱樉早就想弄他们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理由。
    这次算是搂草打兔子,一箭双雕了。
    而且把这些人打掉,百姓还不会恨朝廷,而是将一切归于鱿人的忘恩负义。
    简直是完美。
    从此以后,反鱿就不再是朝廷的事情了,而是整个秦国所有人的一致追求。
    这才是真正的……人·汪洋的力量啊。
    柳芸娘想到鱿人的情况,有些无语的说道:“这些鱿人真的很奇怪。”
    “有人是虔诚的教徒,认为流浪是神的旨意,复国是违背神的意愿要受到惩罚。”
    “我们屠鱿,他们竟然不恨我们,反而认为这是神对他们复国的惩罚。”
    “让他们当眼线,传递鱿人复国组织的情报,他们竟然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若非如此,我们想安插眼线还没这么容易呢。”
    朱樉反倒觉得很正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鱿人不是个小族群,那么多人不可能全都一条心。”
    “相互之间有竞争乃至有仇,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也不能完全相信那些眼线的话,需知他们背刺的天性。”
    柳芸娘回道:“我知道,只要锁定那些人的大致位置,这些人的使命就结束了。”
    “以后不会再轻易动用他们。”
    朱樉点点头,转而说道:“要注意掌控舆论,绣衣卫要动起来,随时监控国内外对朝廷的看法。”
    “尤其是针对鱿人的舆论,一定不要停歇。”
    现在反鱿已经成了秦国立足当地的契机。
    只要把这个人设打造好,就能慢慢打破与当地人的隔阂,逐渐融入他们。
    然后发展壮大,一举夺取安西霸权。
    “大明有很多人对反鱿不以为然,将这里的情况写下来送回去,想来能改变不少人的想法。”
    安排完一切,朱樉叹了口气,遥望东方:
    也不知道大明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第383章 阁老们头上的人
    与安西风急浪高不同,大明整体稳定,只有微波荡漾。
    微波来自于两方面,其一为内循环计划的实施,其二来自于思想界。
    为了加快内循环的建设,朝廷放宽了对基建项目的审核。
    正如推测的那般,面对送到嘴边的肉,又有几个人能控制住内心欲望呢?
    一时间贪腐成风。
    锦衣卫全面出动,朱标派遣御史在全国巡查。
    户部和金钞局组成联合调查组,随机抽检审核资金去向。
    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遏制住这股风气。
    老朱终于坐不住了,在过完上元节之后,就决定再次出发巡视地方。
    本来他还想带着马娘娘一起出发的,然后就被狠狠的拒绝了。
    “够了够了,我知道你有那个心就够了,我老了不想折腾了,你自己个儿去吧。”
    老朱那叫一个委屈:“妹子,你不耐烦咱了。”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你以为谁的身体都和你一样硬朗啊,再折腾下去,怕是景恪都束手无策了。”
    老朱听的心疼不已,看着她已经接近全白的头发,心中隐隐作痛。
    自己能跑能跳,还能拎着大刀耍几十个来回,可是她已经尽显老态。
    要知道,她比自己还小两岁呢。
    想着想着他的眼眶就湿润了:“妹子,你可得保重身体,咱离不开你。”
    马娘娘心中开心,嘴上却嫌弃的道:“老东西,都快入土了你还在这肉麻呢。”
    然后她安慰道:“我问过景恪了,暂时没什么大问题。”
    “人心中都有口气,只要那口气在,就不会出大问题。”
    “我心中那口气可还强着呢,你就放心忙你的去吧。”
    老朱一屁股在她身边坐下,说道:“咱也不去了,咱在家好好陪着你。”
    马娘娘笑道:“你陪我做什么,朝廷更需要你。”
    “况且你心系国事,真让你在宫里什么也不做,我还怕把你憋出病来呢。”
    “去吧去吧,帮标儿分担一些压力……”
    提起大宝贝儿子,老朱也有些无奈。
    这个儿子的身体,还不如自己呢。
    他是一点都不敢放松,想尽一切办法帮儿子分担压力,生怕朱标先自己一步而去。
    马娘娘也发现,自己安慰人似乎安慰错了方向,连忙补救道:
    “有景恪在呢,他的医术你还不放心吗。”
    老朱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咱对他的医术从不怀疑,只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