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8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如此一来,想堵住皇帝的耳目,就会变得更困难。
    陈景恪等他们消化的差不多了,才继续说道:
    “如果仅靠议员自发的提交资料,对朝廷来说就太被动了。”
    “而且,大明的疆域太辽阔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大家都只根据自己本地情况提建议,很可能会给其他地域带来麻烦。”
    “所以,议会有必要更加主动一些。”
    老朱点点头,说道:“具体要如何做?”
    陈景恪回道:“每隔三到五年,就将所有议员召集到一起开会。”
    “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天南海北的议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
    “而且也更容易集思广益,解决一些重大问题。”
    至于为什么三到五年召开一次大会。
    很简单,交通太落后了。
    云南这些地方,往来一趟京城需要大半年时间。
    如果每年召开一次,这些地方的议员啥也别干了,净赶路了。
    不过可惜,对于这个提议老朱持反对意见:
    “将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很可能会惹出乱子,咱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话虽然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白。
    甚至马娘娘和朱标,也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朱雄英则没有发一言。
    他不说话通常代表着,与老朱等人意见相左。
    只不过作为儿孙辈,他不会当面和长辈唱反调而已。
    所以,陈景恪也完全不着急。
    反正有朱雄英在,很多事情无需着急。
    先把这个类议会的东西弄出来。
    将来找机会,将离京城比较近的议员召集到一起开会。
    让老朱他们亲眼看看实际效果——如果那时候老朱他们还在的话。
    到时候再慢慢扩大到全国也不迟。
    接下来,众人就围绕这个方向,将这个类议会的机构全面梳理了一遍。
    并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最后朱雄英说道:“这个方案暂时先不动,先趁着专项行动的机会,把执法权给分拆了。”
    “等这件事情解决了,再回头慢慢弄立法权的事情。”
    这个提议自然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而且,朱雄英做事有计划有分寸,思想激进行为却很稳重。
    这尤其让老朱、马娘娘和朱标满意。
    他们最怕的就是朱雄英盲目变革,现在看来,是可以放心了。
    第577章 继续无题
    说话间就已经到了中午,用过午饭之后朱雄英和陈景恪就离开了。
    朝廷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处理,还等着他们处理呢。
    况且这么长时间不露面,也容易引起其他大臣的无端猜疑。
    徐妙锦也回到了坤宁宫,作为皇后她也同样不能长时间不在。
    朱标则有些犯困,回自己的宫殿补觉去了。
    等大家都离开后,马娘娘叹道:
    “景恪思考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广阔的多啊。”
    老朱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说道:
    “是啊,都以为大同世界不过是他构思出来的,一个永远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给世人提供一个参照物,让世人知道前进的方向。”
    “哪知道,他竟然会为这个理想世界,构思政治制度。”
    马娘娘说道:“物资充沛,精神富足……人人如龙。”
    “如果世界真能变成他说的那个样子,全民直选还真就是最好的制度。”
    “大家都能从理性角度出发,选出最合适的那个人。”
    老朱猛摇摇头,说道:“真到了那个时候,任何制度都能让天下大治。”
    马娘娘反驳道:“话虽如此,但全民直选无疑是最合适的。”
    “至少是我们……景恪能想象到的,最合适的制度。”
    因为他们连全民直选都想不到,更别提其他了。
    老朱也不得不认同他的话:“确实如此,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构思了多少种制度。”
    “我有种感觉,他并没有将肚子里的东西全倒出来。”
    马娘娘笑道:“嗐,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他肚子里到底藏了多少东西,没有人知道。”
    “有些也确实不适合说出来,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老朱也颔首道:“是啊,这就是他最聪明的地方,能掌握好分寸,不说不该说的话。”
    “这次若非为了算计欧罗巴,他也不会透露出这么多东西。”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了起来:“也不枉我们这一通忙活,总算是把大明的制度框架给构建完成了。”
    “五权分立(立法、军权、行政、执法、监察),执法权也被一分为二。”
    “各个机构的职能相互交叉、相互制衡,谁都无法独大。”
    “就算后世子孙不屑,出了平庸之君,也可保无忧。”
    他没说出了昏聩之君怎么办,真要是出了这种不屑子孙,再好的制度都没用。
    该亡国还是得亡国。
    马娘娘也说道:“是啊,折腾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确定了,我就是死也能闭眼了。”
    老朱连忙说道:“呸呸呸,什么死啊死的,你要和咱一起长命百岁。”
    马娘娘笑道:“好好好,不提不提,我还想看看景恪说的工业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朱说道:“这么想就对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不亲眼看看怎么甘心。”
    马娘娘点点头,转移话题道:“也不知道专项行动进展如何了。”
    -----------------
    暗红飞鱼服在陡崖间若隐若现,陆铮面容冷酷,时不时就扣动扳机。
    每一枪都有一名恶汉倒下。
    在他周围其它隐蔽点,还埋伏着四个手持步铳的锦衣卫。
    大家纷纷寻找自己的目标进行射杀。
    不一会儿,就有十几名恶汉倒下。
    有人试图用木盾抵挡,然而被轻易击碎杀死。
    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冒头,全都战战兢兢的躲在窑洞里。
    作为黑煤窑矿主之一,赵广双目赤红,恨不得将躲在暗处的人碎尸万段。
    然而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敌人藏在什么地方,就被几声铳响给压制到了矿洞里面。
    只能狂吼着发泄心中的无力感。
    作为曾经的大明边军一员,他对火铳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从方才火铳声音的密集度来看,对方至少来了三十多人。
    对付自己这几十号人,竟然让朝廷出动三十多火器军,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唯一让他疑惑的是,火铳不应该会冒出黑雾吗?
    为何这次没有丝毫痕迹露出来?
    以至于他无法准确判断出来人藏在哪里。
    离开军队已久的他,并不知道新式步铳的事情。
    思维还停留在燧发枪时代,以至于判断出错。
    殊不知,外面就只有五个人堵门。
    不过还好他不知道,否则早就绝望了。
    现在,他还在盘算着如何逃命。
    只是,朝廷既然出动人手,不可能只有这三十多名火器军,必然还有更多普通士兵在后方。
    这么多人,自己就是插翅也难飞。
    但他自然不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强令手下恶汉把守洞口。
    作为边军出身,他还是有一定军事素养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