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2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谁也没规定,二代目就一定要成为了不起的人才。
    只要性格不出现偏差,问题就不大。
    将来的封国,自有大明派遣的国相府帮忙管理。
    目前大明的藩国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比较正常的,国君理政,下面有文武官员辅佐。
    比如秦国、金帐汗国之类的,都属于此类。
    还有一种是朝廷帮忙组建国相府,国君垂拱而治,日常事务由国相管理。
    国相由朝廷直接派遣,一任五年,最多连任一届。
    所以也不用怕国相揽权之类的。
    后一种制度之所以能出现,不是大明不肯放权,而是出于无奈。
    前面说过,大明的勋贵集团基本都是泥腿子出身。
    很多人大字都不识几个,靠卖命博取军功获得封国,让他们治理国家不太现实。
    在陈景恪的主持下,皇家和勋贵集团开会,弄出了国相府制度。
    当然,这个制度只是暂时的。
    封国二三代的继承人,会在大明接受系统的培训。
    将来这些人继承国君之位,要不要保留国相府,全看他们自己的选择。
    也正是因此,蓝春和蓝斌两兄弟想躺平,大家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君主躺平虽然不算是什么好事儿。
    但也比那种自己啥都不懂,还一味揽权瞎搞要强的多。
    当然了,前提是有大明和国相府制度兜底,否则大概率会被权臣篡位夺权。
    言归正传。
    徐允恭的操作依然没有结束,他又找来杨洪。
    “杨千户我先恭喜你了,今年的指挥使评选名单已经提交上去,有你的名字。”
    杨洪脸上恰到好处的浮出三分喜色,道:“谢将军栽培。”
    徐允恭笑道:“朝廷栽培个人表现。”
    然后他脸色一肃,道:“你很优秀,但你的竞争对手也很强大,最终谁能被选上还不好说。”
    如果放在别的军种,以杨洪的军功早就提拔为指挥使了。
    然而这里是神机营,普通士兵都是按照军官培养的,想晋升比其他军种更是难上许多倍。
    杨洪的军功是不小,但他的竞争对手也不遑多让。
    所以他能不能晋升,还真不好说。
    杨洪立即说道:“请将军教我。”
    徐允恭心下很是满意,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你能完成,我可以将今年的特别推荐名额给你。”
    作为神机营大统领,他还是有一些特权的。
    比如每年一个特别推荐名额,虽然不能直接让他晋级,但也将可能性提高到了九成。
    九成的概率,几乎就意味着板上钉钉。
    对于杨洪来说,拿到特别推荐名额,约等于保送。
    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杨洪的心跳也忍不住加快了几分。
    神机营内部晋升是很难,可含金量也高。
    一旦外放至少原地升两到三级,以后晋升速度也会更快。
    能做到神机营指挥使,就意味着调到别处,直接就是一支军队的主将。
    甚至朝廷会以他为主,搭配部分骨干,组建一支新的火器军。
    之前被外调的指挥使,基本都是如此。
    所以,别说是杨洪,换成任何人都会激动的。
    “请将军下令,属下誓死完成任务。”
    徐允恭点点头,说道:“危险倒不大,但需要不惧鬼神的胆量。”
    杨洪隐约猜到了任务是什么,心中反而松了口气。
    鬼神?
    我踏马信道教的,老子和庄子是我老乡,我怕他们这些邪神?
    回头我就在老子故居买块地建祠堂,把列祖列宗牌位都摆上。
    看哪个鬼神敢在那里放肆。
    “将军,下令吧。”
    徐允恭虽然不知道他内心想法,但看他坚定的模样,心中非常的高兴,道: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任务想必你也猜到了一些。”
    “是的,与你猜的一样,待破城之后,你带人去接管那座宫殿。”
    “同时……”
    徐允恭脸色一狠,道:“将藏在宫内的所有人全部处死,一个都不要留。”
    杨洪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他以为只是控制宫殿,没想到竟然还要血洗。
    换成一般人,肯定会问为什么。
    但杨洪没问,他知道这么做的缘由。
    一旦城破,那些宗教领袖和世俗首领,以及他们的心腹,都会退守到那座宫殿。
    如果不能当场将他们杀死,后续在想杀他们,恐怕就会遭到当地百姓的反对。
    信仰这东西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可是血洗那座宫殿,确实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素质。
    难怪将军会如此郑重其事的找他谈,还给出了推荐名额。
    要不要干?
    杨洪只是犹豫了一秒,就做出了决定。
    这一票干完,收获可不只是一个指挥使的位置。
    也会正式进入最上面那几个人的视线。
    相当于是为以后的晋升铺平了道路。
    富贵险中求。
    干踏酿的。
    -----------------
    四天后新一批补给送达,徐允恭下令全军出击,直捣黄龙。
    一路上遭到了土王军队的各种伏击。
    徐允恭知道这是对方想拖慢他们的行军速度。
    他的应对策略很简单,派出侦查部队进行还击,大部队按照原计划前进。
    终于在离逻些两百多里的米拉山口,遭遇了土王们的三万主力。
    米拉山口是前往逻些的最后一道关卡,海拔五千多米。
    地形是否险要且不去说,仅这个海拔,就能阻挡住一大批低海拔地区的人。
    更别提在这个高度进行作战了。
    对于神机营来说,这个海拔依然是不小的挑战。
    徐允恭也不敢让所有人都一股脑冲上去,而是将适应能力较强的五千人挑选出来,组成先锋军。
    剩下的人则停留在半山腰等候。
    即便如此,大家爬上去的时候也累的气喘吁吁,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换成冷兵器时代,高原军队一波冲锋就解决战斗了。
    然而,新式火器改变了战争的模样。
    神机营的将士们是很累,但扣扳机的力气还是有的。
    只有二十来斤的超轻型迫击炮,也是能操作的。
    所以当双方的距离拉近,剩下的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神机营在一百丈开外就能发起进攻,迫击炮更是能在四五里外进行射击。
    而土王们的军队,使用的还是冷兵器。
    远程兵只有两千弓弩手,根本就无法攻击到明军。
    他们也想派人冲锋,试图拉近距离拼刺刀。
    在这种兵器代差的碾压下,所有的计谋都毫无用处。
    他们组建的防线轻易就被攻破。
    神机营的先锋军,只用了一天不到就攻克了米拉山口,击毙敌人一万一千多人。
    之所以能击毙这么多人,是因为很多士兵想要投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