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142章本王知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42章 本王知道
    苏槿若紧了紧眉头,望着沈樊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忌惮。
    九王爷沈樊,果真是个厉害的角色。
    仅凭三言两语,就将七王爷沈寒城,逼到了一个陷阱中去。
    沈寒城懒懒的看了沈樊一眼,唇角勾起一抹漫不经心的笑容。
    苏槿若欲要开口出言相助,却猛地见沈寒城将身上的衣着扯下。
    手腕一转,他将衣袍扔进了滚滚洪水中。
    衣袍被洪水卷进,瞬间不见踪影。
    “本王应诺你们,若救援的粮食两日过后还未抵达,那本王就犹如这衣袍一般,沉入河中,以死,谢罪!”
    苏槿若眼潭深沉,她上前一步,靠近沈寒城。
    她的声音清冷,宛如玉石撞击,“本官为此次处理水患一事的特派钦差,七王爷与你们的保证,本官,亦同!”
    有些东西,身体力行永远比,那些激励人心的话语,要来的更加有力些。
    彼时的沈寒城和苏槿若,对那些死里逃生的难民,并没有抱过多的希望。
    没有行动的言语,是苍白无力的。
    他们……完全有理由不信他们。
    ……
    之于岭安县令不开衙门的缘由,是因……百姓三番五次前来要粮食。
    赣水路的县令与赣水路临县的县令……救援心切,想着通过捷径,能够更快的将粮食运往岭安,交接协商后选择了山路。
    却未料想……由着前些日子暴雨大雨过多,山道滑坡,山路难走。
    护送的官兵,在赣水路赶往岭安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山塌,由着……他们闪躲及时,没有与粮食……一同被埋在了黄土里。
    只是他们的带队的护送官差不够胆魄,没有当即下令,先挖出一些埋在土里的粮食……
    加之,黄土稠黏……凭着几个人的力量……亦是没有多大的作用,于是……运送粮食的时间,被耽搁至今。
    关乎生死存亡,越是等待,越是不安。
    百姓的心绪起伏越来越大,不论他们如何解释,偏生就像是……
    有人故意煽风点火一般,将此次事件,越闹越大。
    直至……巡视洪水的官兵都会遭到百姓的攻击之后,岭安县令这才下令,将衙门关上。
    听完岭安县令的一番解释,苏槿若望了一眼,比他们多两天时日赶来的得力治水师,据说,他们也遭受了百姓的攻击。
    不过……可能他们稍好一些,不是黄泥这种攻击力比较强一点的,而是……
    黄泥水。
    ……
    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苏槿若开始调兵遣将,一面迎接赣水路县令向他临县求助的粮食。
    一面去救援被埋在山底下的粮食。
    沈寒城却道,由他亲自去救援,苏槿若没有意见。
    若是可以,此等笼络民心的事情,皆由他经手是最好不过。
    只是……
    她看了一眼沈寒城,见他面色如常,慵懒依旧,只怕他……
    并没有往皇权和笼络民心这些地方想去罢……
    摇了摇头,苏槿若觉得……自己是否太过精通谋算?
    连着为民造福的事情,都要利用殆尽……
    沈寒城不是将军,无法立军令状。
    又是王爷的身份,若他想要离开岭安,百姓自是不依。
    是以,沈寒城将昨日那些百姓集聚在一起,随他一同去支援。
    这样一来,既可以免去衙门官差的调遣,留在岭安,以防突发事件。
    还可以与百姓多加互动,取得他们的信任,方便日后行事。
    而百姓为了粮食,自是不敢怠慢救援,他们甚至会比那些官差,支援的更加卖力。
    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时过两日,苏槿若与沈樊,以及老皇帝遣来的……精通水纹地理的官员多番走动,勘察洪水退却现象。
    苏槿若在这方面并不精通,昔日亦未曾接手过这般的事情,全凭书上的来的理论知识,是以她实践起来,比沈樊吃力的多。
    自他们抵达岭安,岭安便没有再下雨,连着毛毛细雨亦不曾有过。
    接通赣水路的捷径那边,因着有两日未曾下过雨,地面稍稍结实些,不会湿腻的过于厉害。
    这不得不说,沈寒城是幸运的。
    只要指挥得当,加之带去的人手不会有其他恶毒的心思,这样的支援,定当可以凯旋而归。
    凭着沈寒城的本事……可能会指挥不当?!
    答案自是否定的。
    是以,当挖开泥土,露出那推车的一角的时候,众人脸上绽开喜极而泣的笑。
    民以食为天,人……可以拒绝金钱的诱惑,但却绝对无法拒绝粮食的诱惑。
    百姓更加卖力的挖土,沈寒城沉默着,手上拿着铲子,用力的将黄泥土凿开。
    有人道:“王爷,如今都可以看见推车,说明就要挖出粮食了,您着实不必再同我们一起挖土……”
    他们自岭安,用了半天时日……赶至粮食被埋的地方,随即在沈寒城的指挥下开始运作。
    历时九个时辰,期间……那位在他们眼中,高高在上的王爷,一并随着他们,挖着黄泥土,不曾有过片刻休息。
    没有粮食支援,他们忍着饥饿,忍着整整十八个小时的过度负荷。
    硬生生的……支撑到现在。
    令这些难民敬佩沈寒城的是,沈寒城有强制性的,让他们休息半个时辰,而他却是……片刻未曾有过歇停。
    他们是难民,挣扎着活在这个封建王朝的底层。
    沈寒城的做法,毫无疑问的,赢了他们的心。
    以身作则,忧民之忧,最关键的是……他有魄力!
    虽然很强势很冷硬,但却也有其可爱之处,比方说……
    现在……
    沈寒城的脸上沾了些微黄泥,因他走在最前线,是以……他的衣袍,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净的。
    他手中动作不断,抬起眼眸,他的脸色青黑,凉凉的道:“少废话,本王的衣袍还等着你们洗!”
    ……
    自两日之约,苏槿若与沈寒城顺利完成约定过后,民心渐渐的安稳。
    岭安水势稍微减缓,水位降低。
    苏槿若与沈樊等人,不断勘查不断寻出岭安水患的缘由,并想出对策。
    顺势引导,疏通河道,排引洪水。
    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时光飞逝的极快,一日复一日的繁忙中,转眼过了五个月。
    沈樊断然是个有本事的人,他精通文学地理,加之有精通地理的专业官员的辅助,岭安水势……早已恢复了正常。
    且……百姓在苏槿若的提议下,在岭安河道上口处种植了一些树木。
    防固泥沙,吸收水分。
    对防洪可以起积极的作用。
    午后阳光绚烂,秋风吹过,吹落金黄色的树叶,犹如天女散花一般,翩翩落下。
    少年一袭黑袍,眉目沉静,他的声音清冷,“岭安夏季多暴雨大雨,上游土地较为贫瘠,地面不容易渗透。你们与圣上派来交接的钦差盯好这件事,对你们防洪工作会有帮助。”
    “是,苏大人。”
    几位大臣对苏槿若点了点头,应道。
    白衣胜雪的翩翩佳公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中……圈画好的岭安地势地貌。
    他望了一眼苏槿若,随即看向那几位大臣,淡声道:
    “这份是我这几个月来做的报表,待父皇遣派的人来了,交接时,你们会用得着。”
    言罢,他将手中的资料递出,一名大臣上前一步,恭敬的接过。
    “下官谢过军师。”
    沈樊点了点头,“这里暂且没你们的事了,你们先退下罢。”
    “下官告退。”
    待那些大臣一同退去,在重新建造过的大坝上,只剩寥寥几人。
    黑袍少年与白衣少年并肩行走。
    黑袍少年容易清雅秀丽,白衣少年儒雅飘逸,各具特色,在大坝上,形成一道极为吸引眼球的风景。
    沉寂中,沈樊道:“时间过的倒是挺快,转眼便是一百余日,恍惚中,我还记得刚来这时,那被黄泥砸的肉疼的感觉……”
    苏槿若笑了笑,“九王爷的记性倒是好,下官早已将此事忘怀。”
    “苏大人的言下之意,是说我记仇?”沈樊摇了摇头,道:
    “我在想,像苏大人这般才华横溢的人,不该屈居于一个,根本就没有未来没有前途之人的身下。而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跟随的人,重新抉择,以便日后施展抱负有望,如今可不是得罪任何一个有实力的人的时候,苏大人觉得任何?”
    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他充分了解到……眼前之人的博学多才。
    若非惜才,加之这些时间里,的确需要此人的存在,如今这世间,怕是已经不存在苏槿若苏大人这个人了……
    之前忙于水患一事,必须撇开个人荣辱,是以,他便没有出言试探苏槿若,他的意向到底如何。
    他相信,若是经过这么久的相处后,苏槿若必定对他的学识有所认识。
    相信他不会是个无能的主子,如果这些都不足以令苏槿若改变他的想法,那么……
    此生,他们的关系,永远会是……敌人。
    苏槿若轻轻的眨了眨眼眸,唇角露出一个谦和的笑,“不如何,下官虽没有王爷的身份尊贵,但却也是朝中大臣,下官的未来,暂且还轮不到王爷……指手画脚,着实抱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