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决断
景帝非但不领情,还认为这是容煜防止他再多出来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与他争皇位所以才这般心狠。对容煜也就颇多微词了。
今日容煜过来的时候,景帝已经结束了和道士们的道法研究,正在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听闻太子求见,景帝眼皮都没掀起来,直接跟伺候在身边的太监总管说道:“去,跟太子说一声,朕忙着呢。”
这个太监总管是从小儿就在景帝身边服侍的,看到景帝变成如今的模样也十分心痛,奈何不管他怎么委婉劝谏,景帝都执意不听,着急起来有几次甚至差点砍了他的脑袋,反而是他手底下几个善于逢迎拍马的小太监得到了景帝的信重。
太监总管只好不再劝谏,好歹自己留在陛下身边还能防着他做出什么更大的错事来呢,若是自己就这么倒了,这几个只会做狗屁倒灶之事的小太监还不知如何兴风作浪呢!
太监总管应了一声,转身佝偻着腰往外走。
容煜手中捧着骆景云做出来的条陈,微微躬身,等候召见。
太监总管过去给他行礼,“老奴见过殿下。”
太子忙收了条陈,伸手虚扶了一把,“陈公公请起,父皇现在可有时间?”
陈公公晃了晃脑袋,眼中有沉痛之色一闪,“殿下,能否借一步说话?”
容煜左右看了看,守在广安宫外面的都是骆景云才提拔上来的人,忠诚度是不必担心的,便点点头带着陈公公来到了一座空置的宫室之中。
陈公公关了门便给容煜跪下了,“老奴等会儿还要回去伺候陛下,就不给殿下磕头了。殿下,陛下如今已经被人蛊惑,早已不是当初的陛下了,希望殿下早做决断,若是任由陛下做了旁人手中的牵线木偶,悔之晚矣!”
容煜神色大震,“公公,此言何意?”
陈公公苦笑道:“殿下,您还不清楚,如今陛下为妖道蛊惑,这一颗心早就不在朝堂上,也不在咱们大夏子民身上了。
“老奴也不怕殿下误会老奴挑拨殿下和陛下的父子之情,老奴不止一次听到陛下发牢骚,想要废掉殿下呢!
“妖道们给陛下进献了药物,让陛下大振雄风,之前被殿下处置的宫妃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广安宫中还有十几个年轻宫女呢!
“陛下的意思,只要其中有人能够成功诞下皇子,那么殿下的位置便要被人取而代之!
“老奴没用,劝谏陛下无果,差点丢了性命,如今在陛下面前已经说不上话了,倒是那几个不怀好意的兔崽子深得陛下信任,有这样的一群奸贼守在陛下身边,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殿下,若是您能够让陛下安心静养,陛下未必便不能恢复清明,说起来都是那一起子小人作祟!”
他咬牙切齿,大声痛骂。
等骂的差不多了,才擦了擦嘴角说道:“殿下,陛下糊涂了,您可不能糊涂啊!陛下一直被这些奸贼误导,败坏的是他老人家一世的英名,损害的是咱们大夏的利益,所以,还请殿下早做决断,这样对您好,对陛下也好啊!
“这是老奴的愚见,老奴知道这样的话是大逆不道的,可是老奴不吐不快,便是殿下因此恼了老奴,想要处置了老奴,老奴也毫无怨言。”
容煜默然半晌,才缓缓说道:“真是难为你了……”一个阉人也能有这样的胸襟和见识。
他温声问道:“依公公所见,本宫现在不适合陛见,是不是?”
陈公公毫不犹豫点头,“殿下,最好在您决定大事之前都不要来了,因为您所求之事,陛下一定不会准,还会与您背道而驰,到时候若是耽误了大事可就不好了。
“另外,”他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个锦缎包袱,“殿下,这是玉玺,您拿去,很多事情便不需要陛下出面也能做成了。至于陛下那里,”陈公公眼中含泪,“陛下将玉玺交给了一个妖道!那妖道若是胡作非为该怎么办?
“好在他不识货,老奴用凤印取代了玉玺,那人也不曾察觉。”
容煜登时出了一身冷汗,伸双手接过玉玺,郑重说道:“陈公公放心,本宫定然不负公公所托。大夏大好河山绝对不能被这几个宵小玩弄于股掌之间!”
陈公公得了保证,长出了一口气,“殿下,老奴出来时间长了,也不知道那几个小兔崽子怎么在陛下面前嚼蛆,现今是必须要回去了。”
容煜想了想道:“若是陈公公愿意,本宫愿意送公公去荣养。”
“不必啦,”陈公公咧嘴笑了笑,“老奴无亲无故,一辈子服侍陛下,就算是死也愿意死在陛下身边。另外,老奴毕竟在陛下身边多年,有些事情是那些小兔崽子不能比的,若是殿下做了最终决定,派人给老奴送个信儿,老奴定然竭尽所能。”
容煜点点头,“如果有用到公公的地方,本宫一定不会客气的,到时候会让人拿着这个去见公公。”说着从自己的衣带上摘下一根玉钩,让陈公公辨认、记忆。
陈公公反复看了良久,做到烂熟于胸,便起身告辞回去了。
容煜又在广安宫外站了一阵,才垂头丧气回去。
他并未在皇宫多做逗留,只是去御书房装模作样处置了一番政务,便情绪低落回到东宫。
不过当晚他便紧急召见了所有的东宫臣属,连在宫外的骆景云也不例外,关起门来便和他们说起了景帝最近的变化以及陈公公的肺腑之言。
既然能够在容煜的书房之中议事,这些臣属的忠诚度便不需要质疑,所以容煜一点隐瞒都没有。
骆景云保持了沉默,反正他也不是谋臣,没必要冲锋在前。
东宫臣属老成持重的比较多一些,其中有一位便说道:“殿下,这毕竟是那太监总管的一面之词,到底有几分可信尚未可知……”
容煜沉默一阵说道:“那么诸卿的意思是需要再做证实?”
另一位东宫幕僚说道:“最近陛下的确是频出昏招,虽然还不算是倒行逆施,可也……遗祸无穷,将来殿下光是拨乱反正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