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为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陶府上下为陶东梁筹备身后事,陶妃婉已经醒了。或许更准去来说,她根本就没晕过。
    “我没错,是祖父逼我的,我没错……”
    她嘴里喃喃不停重复些什么,一边将手泡在铜盆内,死命揉搓着,那样子仿佛手上有什么可怕的存在恨不得即刻除去。
    脑中不断回想之前发生的某一幕,她更加用力地搓手。
    “祖父反正早晚都要死的。我这么做也只是在帮他减轻同痛苦而已,我做的是对的……”
    陶妃婉不断地洗手,更给自己洗脑。
    ……
    等陶妃婉再出来时。她已经换了一身素衣。
    远远瞧见年谢君的身影,她顿了下,半晌走向前去。
    “想来这位便是祖父先前提起过的年家世兄了。”
    年谢君规规矩矩府地行礼,“年谢君见过无忧郡主。”
    陶妃婉摆手,“年世兄无需拘礼,年老对家祖父有救命之恩。小女子不敢当世兄大礼。”
    对方既然如此如此说,年谢君也就不再拘礼,“之前见郡主昏了过去,年某还担心,如今见郡主一切安好,在下就放心。”
    似听不得这话题,陶妃婉眼眶迅速发红。
    “人死不能复生,郡主切莫过分伤心,相信陶老在天有灵,也不希望郡主如此。”
    “多谢年世兄安稳。”
    陶妃婉拿起素帕擦拭自己的眼角。
    “咦,郡主的手怎么受伤了?”
    年谢君视线落在她莹白的手上,手背上有几道的浅色伤痕,虽然用脂粉遮过,还是隐约能看得出来。
    “没有!”
    陶妃婉做贼心虚般猛一下遮住自己的手背,抬眸见年谢君纳闷的样子,她虚笑一声,“这是我不小心撞到的,没事的。”
    看那伤口的样子。分明是被抓伤的,一点不像被撞出来的结果。
    年谢君没有追问,“没事就好,年某先行归去,明日一早再正式来吊唁陶老。”
    “年世兄有心了。”
    “那年某先告辞了。”
    陶妃婉正欲回应,忽然想到什么般喊了一声,“年世兄。”
    年谢君定下脚步,“郡主有何吩咐?”
    陶妃婉有些迟疑,但想想还是觉得问清楚的好。万一祖父真给过此人什么承诺信物就不好了。
    “年世兄,先前家祖父可有你提过关于你我间的事?”
    年谢君知道她的意思,却假若不知,“郡主所言何事?”
    “没,什么都没有”
    见他确系不知情的样子,陶妃婉暗自松口气。
    既然他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更好了,以后也不担心他缠上自己。
    虽则平心而论,年谢君温文俊秀。又年轻有为,若是一般闺阁千金瞧了也未见得不喜欢。不过那只是别的女子,却不是她陶妃婉。
    她陶妃婉,注定是要随王伴驾,正位中宫的,如何能配凡夫俗子?
    “如此。年某先告退。”
    “年世兄慢行。”
    陶妃婉目送年谢君离开,转头回望正院,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比起陶妃婉,年谢君的心情更加沉重。
    陶家安排了马车,他没乘,一个人走在街上。
    他该怎么办?
    就现在看来,陶老极可能是死于非命,而他的孙女陶妃婉嫌疑是最大的,证据动机都有。
    该上报吗?
    谋害亲祖。乃是大逆,按律当凌迟,可那毕竟是陶老唯一的至亲。
    还有太皇太后。有她在背后撑着,陶妃婉未见得会有事,反倒自己难保不会引火烧身。
    但这关乎人命的大事。自己能视而不见吗?陶老在世时还那样照顾他。
    自己到底该如何做才好?
    年谢君浓眉深锁,很是左右为难。
    就在他进退两难之时,一道黑影不期然出现在他面前。
    年谢君定睛一看,大吃一惊。
    *
    陶府大门外白幡一挂上,整个京城都知道陶东梁辞世的消息。消息迅速传入宫中,传入长宁宫。
    “你说什么,他死了?!”
    太皇太后腾一下站起,却不知起猛了还是怎的,身形陡然一晃,歪向一旁。
    还好游嬷嬷早有准备,立马将人扶住,“太皇太后当心!”
    “不可能的。昨夜你还说他能撑得住啊,怎么说没就没了?”
    太皇太后猛力抓紧游嬷嬷的手,那力道极大,游嬷嬷只能努力忍着不叫出声,“奴婢也不知,大概先前就是回光返照。”
    “死了。死了……”
    太皇太后低喃,突然双腿一软,整个人向下坐回位置上。
    见主子这失魂落魄的样子,游嬷嬷不由劝道:“娘娘,人死不能复生,您也别难过了……”
    太皇太后闻言立即跳起,“谁说哀家是为他难过,哀家是为哀家的妃婉!”
    她红着眼,分不清是气的还是伤心的,“哀家好不容易为妃婉挣得如今这局面,他这一死,妃婉怎么办?”
    孝期三年呢,谁知道这三年里会发生多少事情,多少变故?
    陶妃婉还能不能如愿坐上那位置?
    不行,她不能就这么认了。
    游嬷嬷也是一怔,还不等说话,就听见外头传来一声高喊,“圣上驾到!”
    “来得可真快。”
    消息才刚传进宫,人也找来了。
    太皇太后敛了下神,恢复平时的一派镇定。
    须臾,辛烨的身影已经入内。
    望着上首坐着的太皇太后,他欠身行礼,“拜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语带讥讽,“圣上今日倒是客气不少。”
    昨夜骤然夜访可没见他有这么好的规矩。
    辛烨薄唇微勾,轻轻一笑。
    太皇太后挑高一边眉,“看圣上这样子,看来是已经有答案了。”
    “陶东梁死了,朕答案还重要吗,太皇太后难道不准备换个条件吗?”
    辛烨闲闲地道:“三年时间,可是不短呢。”
    太皇太后毫不在意,“为何要等三年,不是还有热孝百日时间吗?”
    热孝成婚也不是没有先例。
    姑娘家青春可贵,若等上三年孝期过恐怕耽误终身,于是便有热孝成婚一说。便是在先人逝去百日之内完婚,便不算有违礼节。
    不过那是在民间,皇家倒是不曾如此行事。
    “居然连热孝百日都想得出来,为了陶妃婉,太皇太后可真煞费苦心。”
    辛烨背过手,不紧不慢地道:“只是朕实在是不解,朕到底是何处得罪太皇太后,你这样费尽心思地要将一个手弑亲祖的恶毒女子指给朕当皇后?”
    太皇太后脑中嗡一声,“什么?你说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