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四百三十二章 报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群废物!”
    见手下低着头无言以对,太皇太后哪还不知道答案,恨声骂道。
    “奴才该死,太皇太后息怒。”黑衣卫头垂得更低,无奈极了。
    这人海茫茫,要找一个不具名姓不辩真容的人谈何容易?
    太皇太后就算是骂死他们也没有用啊。
    一见他这样子,太皇太后更是来气,“息怒息怒,你们除了会叫哀家息怒还会说什么!都过去这么久了,连半点消息都没有,不会真的等到哀家死都找不到吧!”
    一想到那样的可能性,她就觉得悲恐。
    难道自己真的要应了陶妃婉那句话。这辈子注定什么都没有,只能在凄绝中孤独死去?
    难道这就是老天对她的惩罚?
    太皇太后的神色变了几变,惊惶复杂。
    见状,黑衣卫只能安慰。“太皇太后放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假以时日,我们已定能找到真正的郡主的。”
    太皇太后可不想听这些没用的安慰,“说这么多有什么用,要真让哀家放心你就立刻给哀家去找人,还杵在这里做什么!”
    黑衣卫不敢辩驳,忙不迭称是下去。
    偌大的殿内。只剩下太皇太后孤独一人。
    看着这空空如也的大殿,她历来挺直的背部一点点佝偻下去,神色也愈加复杂……
    ……
    陶妃婉就算没亲眼目睹,也能想象太皇太后此时的样子。
    她唇角向上弯起,幸灾乐祸。
    这老婆子一辈子高高在上,还以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结果什么都没落着,真是可笑。
    只是当目光触及那道明黄色的圣旨,她眼底的笑意忽然消失。
    可笑的何止一个太皇太后啊,自己不也是吗?
    一想到将的嫁给福王那样一个心思深沉的人,陶妃婉就觉得可怕。
    这要是嫁在京城,顾忌着旁人目光,福王就算想对付自己也不好明目张胆,可要是去了藩地,那山高皇帝远,自己无权无势,可不是任福王揉捏?
    想到自己无望的未来,陶妃婉真是悔不当初。
    若是当初,自己没有做那样的事,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这个念头才一闪过,陶东梁临终前震惊痛心的表情即刻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赫——”
    陶妃婉吓得惊喘,害怕不已。
    这时,不知打哪来的一阵怪风忽然钻进她的脖颈,寒入脊骨。
    陶妃婉紧紧地抱住自己。止不住瑟瑟发抖。
    *
    年关将至,天气越是冷峭,虽然没有下雪,但是架不住寒风飕飕,刮得人浑身哆嗦,下意识地拢紧身上的衣裳。
    马车声哒哒,停在一座幽静的庭院前。门檐上还挂着白皤,显示主人家丧期未过。
    年谢君从马车上下来,抬头看着那随风飘动的白皤,神色沉重几分。
    他将车夫打发在一旁,亲自去叫门。
    等了一阵不见应答,年谢君又伸手敲了敲。
    如此数回。门内终于传来一阵姗姗来迟的应答,“谁呀?来了来了,别敲了。”
    须臾,一阵脚步声从门里传来,但闻吱呀一声,门开了一半,陶林从里头探出头来。
    “年公子,是您啊,快进来。”
    见是年谢君,陶林忙将门扉拉开,欢迎其入内。
    “你是?”
    年谢君看陶林眼生,开口问道。
    陶林边往前走笑着解释。“小人陶林,是这陶府的下人,年公子不认识小人。”
    年谢君颔首致意,跟着陶林的脚步进了府。
    看着空荡寂寥的陶府,年谢君大为意外,“这陶府怎么变成这样了,其他的下人呢?”
    陶林闻言不由叹气,“年公子有所不知。自从老太爷、陶管家接连逝去之后,郡主也走了,这陶家没人支持,这府里的人便各自散了。
    眼下这偌大的陶府,也就剩下小的并几个年老体弱的老奴了,其他年轻的,都各找好去处了。”
    听见这话,年谢君不胜唏嘘,“那你怎么不跟着走?”
    陶林笑笑,“自从老太爷去世之后,小人无亲无物,从小就是在陶家长大的。小人离开了也不知道去哪,干脆就留下来,帮忙照看一二,顺便等郡主回来。”
    说起陶妃婉。陶林忍不住不满。
    他是陶家少数知道真相的人,当然知道陶妃婉不是陶家的骨肉。
    可是这生恩哪比养恩大,老太爷明知道陶妃婉不是自己的亲孙女,这么多年也照样关怀照顾。悉心栽培,哪有半点亏待于她?
    她可倒好,进了宫这么久也不见回来拜祭拜祭老太爷。
    真是丧良心。
    听见他提起陶妃婉,年谢君在心里冷哼。
    陶妃婉这凶手,哪还有脸回来。
    陶林不察年谢君所想,问道:“是了,小的还没问呢,今日是什么风将年公子吹来了?”
    “没有,就是许久未来,刚巧得空,便来拜祭下老太爷。”
    “年公子有心了。”
    陶林安慰,自觉地将他引到祠堂。
    年谢君默默跟着,犹豫了下还是问道:“是了,陶林,你知道真正的陶家小姐如何了吗?”
    他就是随口一问,原也不敢指望陶林能给出答案。未想竟有所得。
    “年公子,您怎么问起这个?”
    陶林甚是为难,这事他可是答应过老太爷保密的。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老太爷人都不在了,陶家的下人走的走散的散,基本上所剩无己,这密也不知道还要不要守。
    见他这反应,年谢君知道他一定清楚,忙解释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知道陶老太爷的血脉是否安好,要是过得不好,我也希望能帮助一二,毕竟老太爷在生时对我也是极为照顾。”
    听见这话,陶林放心,“年公子有心了,小主子现在很好,您不必挂心。”
    镇南将军府的二少夫人,能不好吗?
    听说小主子还怀孕了,老太爷泉下有知必然很欢喜。
    “那就好。”
    得到想要的答案,年谢君识趣地未再继续追问。
    说话间,二人到了祠堂,“我想单独跟老太爷说说话。”
    陶林不打扰,识趣退下。
    年谢君望着那黑色的灵位,在灵前献上三炷香,“老太爷,您在天有灵都看见了吧,那害了您的人已经在遭报应了,您尽管放心,安息吧。”
    祠堂内一片安寂,回答年谢君的,只有袅袅升起的青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