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圈套(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有何难?只要恩儋同意,本官并不反对。”
    使团馆驿议事厅内,一夜未睡的杨方亨居中,沈惟敬则与小西行长分主客左右而坐。听罢唐卫轩的详细禀报与石川幸子所提的条件后,杨方亨略作思考,随即当场应允。
    一旁的沈惟敬也满含笑意,显然对唐卫轩与小西樱子联手后,区区半个晚上,便已能接连查出如此多的线索,感到十分满意,忍不住连自己也一并夸赞道:
    “哈哈,沈某之前说什么来着,双方联手,精诚合作,必能如虎添翼。如今果不其然!这样看来,只待那倭国女子说出大坂内城暗道之所在,我们再提前一步派人将其封堵或毁掉,便可彻底断绝掉贼人的去路,只剩瓮中捉鳖了!”
    见事情的进展居然如此顺利,大大超乎自己最初的预期,主位之上的杨方亨也是难得露出几分轻松的神色。不过,似乎是想到了唐卫轩刚刚禀报中提及的那名黑衣忍者,不仅诏书尚在其手中,且身手十分了得,面容间又不由得阴晴不定起来。心中因之前诏书保管之处泄露、而对己方之中出了内鬼的猜疑,仿佛也并未消减。因此,杨方亨的视线时不时地在沈惟敬、小西行长与唐卫轩之间来回游走,目光中总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神情。
    而议事厅中表情最耐人寻味的,却是一旁的小西行长。
    不仅手下的小西樱子在锦衣卫协助下进展神速,顺便还捡到了石川幸子掌握的暗道总图这样的无价之宝,本应最为高兴的小西行长,此刻,却隐隐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只待沈惟敬说完封堵暗道、瓮中捉鳖的下一步计划后,停顿了片刻,小西行长竟兜头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
    “沈大人的主意甚好。只不过......唉,刚刚同样彻夜未眠的太阁殿下给在下传来了最新的命令。为防人心浮动,明早天一亮,大坂内城的各门就会依常例打开。包括内城之外的城下町各处要道,也将不再戒严,如往常一般,允许自由出入。因此,剩下那最后一名携带着册封诏书的黑衣忍者,若不能在天亮前将其捉到,只怕.....”
    一听此言,沈惟敬脸上的笑容顷刻间僵硬,转而惊讶地问道:
    “怎么,难道太阁殿下误以为我们已追回了诏书不成?如此一来,岂不是轻易便放走了贼人?一旦放虎归山、任其鱼入大海,内城之外各色人等鱼龙混杂,又怎么可能再将诏书寻回?!”
    小西行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道:
    “唉,沈大人你有所不知。只怕比起放走贼人,太阁殿下更加顾忌流言四起,与自己的颜面......”
    “开什么玩笑?!”
    对于小西行长作出的这番解释,一向在这等场合表现沉稳的程本举,不知是不是历经了一夜的种种波折后,一时忍不住,当即怒道:
    “此刻已近寅时,距离天明只有区区两个时辰!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证抓到那最后的贼人?这种时候,诏书尚未寻回,还在乎什么流言与颜面?!倘若册封仪式时,诏书仍未找到,难道就不怕更加颜面扫地?!只怕到时,不仅是贵国太阁自己,甚至连同我们大明使团一道,也都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程本举出言过于激动,而小西行长在馆驿中毕竟是客,此言一出,以致连杨方亨也忍不住低声斥责道:
    “程试百户,休得无礼。”
    一旁的沈惟敬也连忙准备打圆场,不过,小西行长却似乎不以为忤,反而颇为体谅地说道:
    “程大人直言不讳,这份心情能够理解。而已赌上小西家之名的在下,又岂不知这将意味着什么?只是......凭我对殿下多年的了解,待至天明,无论我们的追查结果如何,恐怕太阁殿下他就会宣布诏书已然找回,以防城内外人心惶惶、令其声威受损。而若依旧紧锁城门与各处要道,无疑是在告诉天下,在其居城之内不仅一再发生变故,且历经一夜也未能找回丢失的册封诏书。这对于一向视脸面如生命的太阁殿下而言,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届时,我们也只能对外假称诏书已然寻回,而继续在暗中追查其真正下落。至于最终能否寻回,我小西家命运如何,就完全仰仗几位、且看天命了......”
    见已搭上全族声誉与自身前途的小西行长如此说,况且屋内此刻承担着最大风险之人也确实非小西行长莫属,程本举虽然依旧憋了一肚子的火,为即将付之东流的一夜辛苦而忿忿不平,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别过了脸去。毕竟,除了宣泄不满,再多的抱怨也解决不了眼下的任何问题。
    而面对着眼下新出的这一难题,众人似乎也都束手无策。
    要想在天亮前两个时辰内找回诏书,而现在却连对方在哪儿都根本不知道,这的确不太可能做到。就算从石川幸子处立即得知了城内暗道的所在,一旦天亮后各门放行,不再严格盘查,还是很可能会被那黑衣忍者带着诏书蒙混过关、逃出城去。
    就在这众人皱眉不展、埋首沉思之时,一人忽然开口道:
    “既如此,为今之计,只能设一诱饵。引那贼人主动上钩,然后一举擒之。”
    抬头一看,开口之人,正是站在议事厅中的唐卫轩。
    不过,程本举立刻摇了摇头,虽然和唐卫轩说话的口吻比刚刚平和了许多,但语气中依然对这一想法不太认同:
    “这招引蛇出洞却是好计,但是,明明天亮后就可轻松逃脱,那贼人又何必白白冒险、去咬我们所设的诱饵?换做是程某,纵使身手再高,也决计不会如此冒险、火中取粟的。怕是设诱饵这招,是白费心思。”
    而另一旁的小西樱子却随即反驳道:
    “这倒也未必。程大人似乎忘了,贼人此刻并不知晓天亮后各门即会开启放行之事。对其来说,现在的唯一出路,就是趁我们疏忽之时,伺机抢回石川幸子及其掌握的内城暗道。唐大人所指的诱饵,应当便是那石川幸子吧。我倒觉得此法可行,若是布置妥当,令其放松戒心,未必不能引其上钩。至少值得一试!”
    听到此言,众人皆是目光一亮,若试着换个角度来想,的确此刻那贼人也正心急如焚,急于从石川幸子处寻到出城的暗道,否则天一大亮,只怕便再难以继续躲藏。
    不过,程本举依旧皱着眉,表示反对:
    “可是,内城之中,尤其是石川幸子暂歇的院落内,戒备森严,对方纵是在暗中跟踪而来,也未必肯犯险;若我们贸然撤去明处的大量守兵,诱敌之意又太过明显、更令其生疑。只怕,那狡猾的黑衣忍者不会这么轻易中计。”
    小西樱子细眉微蹙,冷眼看着一再出言反驳、却也没有更好主意的程本举,似乎摆明是仍在和自己过不去,索性不再理会,转而看向了唐卫轩:
    “唐大人,你意下如何?”
    一时间,杨方亨、沈惟敬、小西行长也都怀着各异的目光,看向了最初提出诱敌之计的唐卫轩。从这一晚的追查经过看来,唐卫轩此人的确眼光独到,虽然未必称得上算无遗策,但却总能从两眼摸黑的绝境中找到出路,如今再度陷入僵局,自然也就不约而同地,将破局的希望又一次押在了唐卫轩的身上。
    小西樱子也原以为,这设饵诱敌之计既是唐卫轩所提,必能驳斥回程本举的一再挑刺,但是谁知,沉思良久的唐卫轩却微微叹了口气,低声道:
    “程试百户所言有理。唐某刚刚确是想得有些简单了。”
    见唐卫轩都否决了这一计策,刚刚还对其抱有极高希望的众人难掩失望之情,不禁默然。而这时,程本举忽然又异想天开道:
    “要不然这样,干脆把那石川幸子用马车运往戒备松弛的城外如何?我们可以假装石川幸子因伤势过重,所以需借着夜色掩护,运往城外暂避调养,另寻名医。嗯,就比如大坂西南方向的堺港。看堺港那里各国商人云集,精通各国医术的郎中兴许也有不少,表面看完全说得通。护送马车的士卒再少一些,如此一来,等马车到了守卫更加薄弱的城外,那黑衣忍者总该容易上钩了。只待其对马车下手之际——”
    这时,说到一半,程本举却忽然发觉,周围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对劲,不但一向与其不和的小西樱子撇了撇嘴、对其“高见”嗤之以鼻,就连杨方亨与小西行长也是面带苦涩、暗自摇头。只有沈惟敬苦笑着好心提醒道:
    “程大人,此计虽好,但你似乎忘了,那黑衣忍者如何出得了大坂内城?倘若出得了城,又何必再去袭击马车里的石川幸子?难道要再借助暗道重新入城、自投罗网不成?”
    瞬间,意识到自己计划中巨大漏洞的程本举闹了个面红耳赤,随即尴尬不已地自觉闭了嘴,悻悻地站到了一边。
    只不过,这一刻,唐卫轩的目光却猛然间明亮了起来,脑袋之中似在飞速思考。片刻后,忽听唐卫轩言道:
    “程试百户之计,或许可行!”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不免面面相觑,不知这唐卫轩是不是也和刚刚的程本举一样,脑袋开始糊涂了。小西樱子凑近了半步,低声提醒道:
    “唐大人,你不是在说笑吧?沈大人刚刚不是已经......”
    “唐某之计,和程试百户刚刚所言,略有不同。”
    “那你的意思是......不用诱敌之计了?”
    “不,依然是诱敌之计,也可以说仍旧是用石川幸子作为诱饵。只不过,要钓的却不是那持有诏书的黑衣忍者......”
    看着更加不解的众人,唐卫轩顿了顿,重新整理了思路,这才慢慢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其实,我们似乎一直忘了一点,到了这个时候,正在暗处焦急不安的,恐怕并不止那剩下的黑衣忍者而已。唐某设想的这一诱敌之计,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