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排队!排队!”
后面有伙人正兴致勃勃地议论。
“袁夫人,您在吉昌号里是说着算的,能透露一下你们票号怎么看吗?”
那袁夫人面色为难道。
“这个……”
“您就当闲聊,给透个底儿。”几个人一起摇头,“您放心,我们嘴严实着呢。”一脸热切地望着她,仿佛等待金科玉律一般。
“好吧。”袁夫人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但不许外传,传出去我就不好交代了。根据我们东家亲自去一些山地走访,发现今年雨水太多,温度偏高,明年极可能可能虫害偏多,偏冷,估计减产的可能性比较大。”说完还忙不迭补充一句道,“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事儿谁也说不准,我姑妄说之,你们姑且听之就成。”
……
宋琳琅闻听感觉十分荒谬,因为此人像极了现代最不靠谱的三张嘴之一的--股评家。
没有人在意她的“免责之语”,都紧张地追问道。
“那您觉着该歉收几成,米价何许呢?”
“这个,不好说吧?”袁夫人又拿乔道,“听东家说三成歉收,去壳新面价,会涨到一石三两三左右,新米大概也是这样。”
“那岂不是粮食的各种券都要涨价……”众人齐声惊呼道。
“何止粮食啊,连青菜大概都要涨。”
“啊!”
意外的是这些人眼中流露出的不是气愤,而是兴奋!就像饿狼见到肉一样!
宋琳琅有些恍惚,这好像证券交易所啊,股评家和股民们上演着外人看来荒唐无比的戏码,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好一会才从这种荒诞中出来。
“那是在干什么?”进了单间宋琳琅好奇地问伙计。
小丫头对宋琳琅也熟悉,知道宋琳琅是自己人,笑出两个圆圆的酒窝,得意地道。
“我家公子最聪明不过了,出了个发财道!”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片给宋琳琅,“这是饸饹券。”说着有些鄙夷地道,“饸饹劵一出现,那些人就开始学!哼!现在什么劵都有,也不想想怎么能比过我家公子,现在可是咱们福运楼一头独大!”
宋琳琅仔细地看着这张纸,用质量上佳的硬纸裁成,正中醒目地写着,凭票兑饸饹二斤,七个整齐的楷体字,在左上角有“福运楼”三个红色字,右下角则题着“慧君”两个字,还用了私人的红印。再翻看背面,是一串数字,七二一一同样加盖了那“慧君”的私印。
宋琳琅捻着这张“饸饹券”问道。
“可以凭这个在咱们福运楼换取二斤饸饹,是这意思吧?”
小丫头惊讶地道。
“宋夫人,您真厉害!”竖着大拇哥点头,“就是这意思!”
宋琳琅思索着道。
“可我听那些人讨论年成和“券”的价格好像是互相挂钩的,如果要去兑换,当然是越便宜越好了,怎么他们都闻贵则喜呢?”
“宋夫人,这你就不懂了吧?”小丫头总算有个显摆的机会,热情地讲解起来,“你看,这上面没有标明价格,也就是说,不管你什么时候买的这张券,到提货时如果饸饹价波动,都不会退给你钱,也不会让你补钱。饸饹是用面做的,价格自然跟着面价变化,这个懂吧?”见宋琳琅缓缓点头,又才接着道,“而面价的起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丰年和荒年之外,还有官府的征捐,采购,很多因素让面价起伏很大,导致这饸饹的价格也跟着起伏。正常年景二斤的饸饹卖五十文钱,而在面价极贱的时候,才卖二十文;但到了面极贵时,至少可以卖到一二百文钱,这里面的差价可大着呢!”
宋琳琅自然明白这种简单的市场经济,但还有想不通的地方。
“短时间内价格波动不会太大吧,如果想要有利可图,得把这饼券搁上最少一年半载……而且咱们福运楼能做多少饸饹?就算把有人把饸饹券全收购了又能挣几个钱?干嘛不直接收购面呢?”
小丫头听得晕了,很快摇头道。
“这个还是问我们家公子吧,我也不清楚。”
宋琳琅暂时压下疑问,上了炕。
小丫头出去了,时间不大慧君来了,跟来的还有巽远和林童语,这还是这几个月来第一次三位公子聚齐。
桌前坐好,宋琳琅先把菜单子拿出来给他们看。
“这是接下来三个月的菜单,也是分有高低档次的。
“年夜饭?这个什么意思?”林童语眼尖手快,点着一张单子。
“我是这么想的,忙了一年大家都想过个好年,可过年对当家主夫是最累的,如果我们把年夜饭包了,花点银子就能节省下时间,我们小赚一笔的同时也能把名气打出去。当然,我也不知道这可不可行,高门大户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列出的这些菜是针对那些小门小户殷实一点的人家,能不能推行你们说着算。”大家大宅里面都有厨子下人,吃食上也有讲究,年夜饭是个大众消费,不适合这些客人。
宋琳琅不由看向慧君,脑海里冒出个年头,这个人不会是穿越来的吧,不然怎么会想出劵这种东西?有了她、天蜀国女皇帝这两个穿越女,谁能保证会不会出来个穿越男呢?想到现代男子穿越到女尊时代那还真是叫人同情啊!
她也只是这么随便想想,因为知道古人的智慧也不能小瞧,从和慧君合作这一年来说,慧君生意头脑可不简单,并没有发现慧君身上有现代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