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二十三章明珠为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千宁刚进来,千雪就扑上来抱住千宁痛哭。
    “姐姐,大哥欺负人。他要抢我的‘宝贝’。”
    “千雪乖,千雪不哭。姐姐不会让他欺负你的。”
    千宁为千雪擦干眼泪,看着千雪的粉脸梨花带雨,又有点不忍心开口。但是一想到复国的事情,还是强下心去,忍着心里的伤痛开口。
    “妹妹,你把‘墨明珠’借给姐姐玩两天好吗?”
    “姐姐你要干什么?你也来抢我的‘宝贝’吗?姐姐你和哥哥一样的坏,哇……”千雪忍不住又大哭起来。
    千宁边为她擦眼泪边安慰:“妹妹,姐姐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了?姐姐只是借你的玩玩,等过几天,姐姐再帮你从哥哥的手里要回来,怎样?”
    “我不要,我不要给坏人玩我的‘宝贝’。”
    “妹妹,你看姐姐是坏人吗?”
    “不是的,姐姐你不是。姐姐你对我最好了!”
    千雪很不舍地把“墨明珠”拿出来给千宁,千宁又安慰了她几句。然后匆匆地从洛府出去,把明珠交给千临。
    江陵府王宫
    周煜坐在王座上,面对众人大笑,原本他也以为周秀会在这一战中败给宁国公的,他已经准备好另一手,让蓝奕悄悄发兵二十万直扑卞国的都城建安。就等周秀兵败,宁国公剩胜追击之下,卞国边境大虚,卫国可以长驱直进。
    因此他才命令周秀不与宁国公大战。不想宁国公如此不堪一击。
    周秀上前奏议:“末将周秀,特来向大王报喜。”
    周煜挥手说:“将军好英勇,嘉奖!”
    殿内的太监将几万布匹和黄金抬出来,展示在众百官之中,周秀的前面。
    “大王明鉴。前者,周秀我带兵征讨之时,奉国君之召向军部提申精兵一千,不想蓝奕大将军竟将千数老弱残兵尽数冒充,险些让末将不能回来见大王。”
    “周将军谦虚了。”蓝奕赶紧出来提醒周煜,冒充兵员的事乃是卫王的主意。
    “不错。周将军确实是谦虚了。仅凭一千老弱之兵,可敌十五卞国精兵,用兵之妙,可谓军中之神。试问在殿的各位将军,谁能够做到如此?”
    百官齐贺奏:“大王洪福。此战,当让晋国对我们刮目相看。”
    周煜不想就这么便宜蓝奕,继续向卫王打报告:“大王明鉴,若不是次等兵员,想卞国数百城邦,已尽数归并我卫国疆土了。”
    “此事已经过去了。孤记着当时可是命令将军追讨赔偿之费,可曾办到了?”
    “大王,追讨之事末将已经办置妥当。”
    “周将军如此说,可未曾听说卞国低头认错,并派使节通知国君议会赔偿之事。周将军不会是夸大海口,想得到大王的称赞吧?若果此事是假,将军可是欺君之罪!”曹管孜参了周秀一本。
    “对了,周将军不可因为得此点军功,就倚功自大。”周煜冷笑地看着千临。
    尚书洛清之也不放过千临,继续参本他:“大王替臣作主。周将军回都途中,经过臣的住宅,妄想劫掠一番。臣斗胆猜测,周将军所言的‘百战之功’,还有五千万赔偿费,可能是从百姓身上劫掠而来的。”
    见此状况,许多大臣也附和说:“臣等也未曾听说,以一千胜十五万如此奇怪之事。”
    周煜心里冷笑,看你周秀怎么收拾局面。
    周秀,亦即是寒千临,带一千老弱残兵胜退宁国公十五万的部队,被传为一时的奇迹,也被太多的人质疑,如此的事情有可能吗?即使鬼谷传人,亦未必能做到。
    但周秀面对众人的质疑并没心慌,他可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是从宁国公手里把钱拿来的。
    周煜冷冷的眼神看下去,心里不禁疑惑,周秀未曾惊慌。
    “周将军可有解释?”周煜问。
    “大王,末将没有解释之词!”千临镇定地说。
    但大臣一片吁声。
    未等别人说话,千临继续说:“大王若是不信,末将可当即叫人抬上殿来,给众人亲自验证数目。”
    “亦好!”
    千临拍手,让手下士兵把嘉义钱庄处抢来千宁的五千万两银子搬上大殿。众人齐亲自点过数目,果然一两不差。
    但还是有人附和洛清之,质疑这些钱是不是从百姓身上抢来的?
    千临再让人抬出个写着“墨”字的盒子,打开来,顿时满屋失去光华,大殿之内如同进入黑夜。
    众人大惊声惊呼有刺客,数百名士兵却持着火炬上殿,只见殿中一明珠黑如浓墨,细细观之,竟是传说中的“墨明珠”。众人不见为之动容。
    “墨明珠”所在人之手正是宁国公,皆因众人未知千宁密谋宁国公“墨明珠”之事。当时習卞盟约如是:卞国许诺習国军费三千万两,習国以兵助卞国抗卫国。
    于是众人不得不相信,这次的武力追讨赔偿是真的了。
    千临奏卫王:“有此明珠做正,想必大王不再怀疑了吧?我之讨伐功劳,当记史留传。”
    周煜被殿上的“墨明珠”迷惑,吩咐侍从端来水,放进“墨明珠”,醮水亲自为千临书写一则传记,传令连同“墨明珠”一起放进史阁内收藏好。
    这事情果然让晋国对卫国刮目相看。
    有间道传闻,晋国君意欲图取卫国的“墨明珠”,不惜传媒臣相婚。
    但不久事情就真的这样了。晋国派使臣来向卫国提娶婚之事议,一时之间,卫国成为晋国众多附属国中的宠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