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悔一阁
慕蝉的故事到此终于讲完了,温然半晌没有说一句话。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也无法评论这位太祖奶奶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对是错。
“这位太祖奶奶出家的寺庙,也叫清灵寺,难道说……”许久,温然才说出一句话来。
“正是这里。”老住持含笑点头答道。
“悔一师父正是老衲的太师父。”
“啊?”温然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二十年后国中遭逢巨变,慕家也受到了不小的牵连,眼看百年的家业是保不住了,好在当时当家的慕一诺先辈当机立断,割舍了当时慕家的一部分生意,保存实力。悔一太师父终究不忍心见慕家遭此劫难,伸出了援手,将慕家的基业藏在了清灵寺之中,慕氏的先祖的牌位,也是由悔一太师父一一亲手请入清灵寺之中供奉了起来。”老住持轻抚着他花白的长胡子,笑着将慕悔一先辈与清灵寺之间的缘分娓娓道来。
这时,从寺门外传来了一阵汽车引擎的声音,想必是慕复他们一家人也到了清灵寺。
老住持从容起身,理了理僧袍上的褶皱,步态沉稳地走向了寺门。慕蝉和温然也跟在他身后,一道去了寺门口。
“慕施主。”老住持和方才在寺门口见到慕蝉和温然一样,向慕复一家三口行了佛门的礼仪。
慕复和妻女也都依样向老住持还了礼,才随他跨入了寺门。
“你和然然一起等我们很久了吧?”慕复对慕蝉问道。
“不久不久,妈妈正给我讲故事我还没听过瘾呢。”温然听见慕复的询问,抢声答道。
“这么说来,你是在怨我们来的太早咯?”慕复笑着看向温然,打趣地说道。
“可不是嘛,你们再晚一点点来,说不定妈妈还能再给我讲一个慕家先祖的故事呢。”温然知道慕复是在逗她,也就顺着他的话说下去。
“什么故事?有这么好听么?温然妹妹,等回去了你也说给我听听呗?”慕诗瑶在一旁说道。
“几位施主,还是请先随老衲前往清灵寺后山祭拜慕氏先祖吧。”老住持打断了她们的话,说道。
“是,都听住持您的。”慕复和慕蝉齐声答道。
一行人在老住持的带领下,穿过了寺庙的天井和僧房,来到了一处竹林茂密处。竹林之中,搭着一个造型奇异的六角亭子,这座六角亭子有两层,较一般常见的亭子要大一些。
温然跟在老住持身后,隐隐听见有念经声从六角亭子方向传过来,声音不大,所以也听不清念的到底是什么,但是让人听了之后感到无比的放松与清明。
老住持领着他们五人沿着林中的青石板小路朝六角亭子走过去,随着距离亭子越来越近,经声也越来越大,听得越来越清晰。温然平日从未对佛教有任何接触与研究,所以即便现在听得清了,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念的是啥。
走近了,才发现,这座大六角亭子只有前门与相对而开的后门,其余四门是封闭的窗户,并不同于一般凉亭的建造结构,每一面都是敞开的状态。
亭子正门的门楣上,挂着与寺门口同样古朴的木匾,上书“悔一阁”。
温然心想,原来这座建筑不是普通的六角亭子,而是一座长得和亭子差不多的六角阁楼啊。
“到了。”老住持在阁楼的正门口停下了脚步,转身对众人说道。
此时从里面传出来的念经声更大更清晰了。
守在门口的两个小沙弥在师父的示意之下,推开了阁楼紧闭着的两扇木质大门,经声陡然变得洪亮无比。
温然朝阁楼里面看去,里面整整齐齐,横三纵三的,盘腿坐着九位和尚。每一位都闭着眼睛,嘴巴飞快地张合,念着她听不懂的经文。所有人的声音都整齐一致,没有丝毫差错与杂音。
“多谢住持。”慕蝉与慕复齐声向老住持道谢道。
“守护清灵寺,是老衲的本职工作。每年正月初一为慕氏先祖诵经为慕氏后人祈福,也是老衲的本职工作。施主们无需言谢。”老住持右手屈于胸前,手掌直立,低头向慕蝉和慕复微微欠了欠身子,说道。
慕蝉和慕复忙以同样的姿势回了老住持的礼。
随后,老住持向他们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温然、慕诗瑶和武琪便跟在慕蝉和慕复身后,走进了阁楼里面。
九位正在大声念诵经文的和尚就像不知道有人进来一样,依旧闭着眼睛,高声诵经,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样子,甚至连盘腿坐在蒲团上的姿势也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和尚们背对着阁楼的正门,在他们面对着的地方,是一个硕大的呈三面合围状的供桌,供桌有五层。
供桌的第一层摆着三个铜制香炉,插在其中的檀香在飘着袅袅青烟。每个香炉的左右两边,各摆着一个青瓷的花瓶,瓶中插着严冬特有的梅花。其余的空位摆放着水果点心美酒等贡品。
其余的四层上都摆放着慕氏先祖们的牌位,密密麻麻,却摆放得非常整齐,而且每一个牌位上面都没有一丝灰尘。
温然匆匆看了一眼供桌,却发现桌子的右侧只摆着寥寥数十个牌位,不似中间与左边那般密集拥挤。
不过慕蝉与慕复两人已经从老住持手中接过了点燃的檀香,在祖宗的牌位前跪下叩拜了,她也不便开口询问。
慕蝉和慕复各对着祖宗们的牌位叩了三下首,起身将手中冒着青烟的檀香插在了中间的香炉之中。随后在九位和尚前面空着的五个蒲团中间跪坐下。
武琪也带着慕诗瑶和温然一起走到了供桌前,三人分别从老住持的手中接过了点燃的檀香,和慕蝉与慕复之前那样,叩了三下首,武琪起身将手中的檀香插在了左侧的香炉之中,而温然和慕诗瑶手中的檀香则插在了右侧的香炉之中。
随后她们三人走到空余的三个蒲团上面,分别跪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