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667章 诸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们可以不行礼,然而随从却还是要按规矩来的。
    打扮一新的李捕头带着他们给窦蔻和端木杨行礼,“见过王爷,王妃,小的,小的全好了。”
    李捕头收拾得挺干净的,脸上再也不是胡子拉碴的模样,人也瘦了,看上去很精神。
    端木杨只微微地点了个头,窦蔻挥手道:“都起来吧。”
    窦蔻跟张劲贤他们稍稍叙了叙旧,四轮马车便在前面开道,一路顺畅地进了京城大门。
    窦蔻的本意是想让他们都住在肃亲王府,可是外祖父说什么也不要。说是京城也有了宅子,以后家就在那边,哪有过家门而不入的道理。
    如此,窦蔻也就没再坚持,只说了休息过后一定要去王府转轩。
    送张家众人去了新宅子,张家的人少,下人也就那么几个,加上宅子里一应俱全,行李箱笼很快便收拾好了。
    看老人家一脸的疲惫还在小心翼翼地应付着端木杨,毕竟端木杨这肃亲王的身份摆在那里。他们不走,老人家也不会安心休息。
    窦蔻只好拉着端木杨走了,张得明从今天开始也搬离了肃亲王府。
    好在有车有人,收拾起来真的很方便。
    窦蔻回到王府便摆了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这副模样让端木杨亲自带她去了她母亲张婉月的住处才有改观。
    当张婉月看到她和端木杨同时出现在面前时,整个人都呆了,“蔻儿,他,他是肃亲王?”
    窦蔻点头,认真介绍起了端木杨。
    说起来好笑,她嫁到肃亲王府都一年了,她的母亲跟端木杨才头一次见面,说出来谁信?
    端木杨本着人家女婿的心态跟张婉月说话,可张婉月实在是放不开,不时用眼神求助窦蔻。
    最后还是窦蔻将他赶了出去,张婉月这才放松起来,“蔻儿啊,我,我是不是给你丢脸了?”
    窦蔻抱着她的胳膊摇头,“哪里,这里也是咱们的家,母亲想怎样就怎样。”
    张婉月揽着小平儿,不安地笑笑,“这里竟然是肃亲王府,我还以为,以为是个平常小院儿呢。”
    窦蔻很心酸,保证道:“母亲,平儿,我向你们保证。等时局稳定了,咱们就跟外祖父他们一起住。外祖父家的院子可大了,而且人多了也热闹。”
    关于立女户的事,她不打算跟母亲讲,以她的性格怕是又要寻思许久,还是让外祖父做主吧。
    母女俩说了许多体已的话,说到外祖父他们,张婉月忐忑不安地哭了很久,一个劲地说着都怪她当初不听父母之言。
    窦蔻知道,哪里是她不听父母之言啊,以她母亲的性格是做不出那么叛逆的事情的。还不是窦怀谆抓住了母亲的软弱,又抓住了张劲贤他们爱女心切的软肋,这才连人带将战功骗到了手,着实可恨!
    此后几天,亲人团聚的喜悦让窦蔻每天都乐呵呵的,以至于处理起案子来完全找不到感觉了。
    这天晚上,窦蔻接到了陈显的飞鸽传书,在端木杨虎视眈眈之下,不情愿地将此传书共享了。
    陈显其实是来跟窦蔻汇报工作的,毕竟之前他们也曾联手破过案。
    没错,这工作就是刘天赐被杀一案。准确地说,是杀马文才和二师傅的附属案子。
    主动投案的人叫余庆,这人被定罪后直接被锦衣卫打入了诏狱。
    除了刚进诏狱时的无人搭理,到后来每天一顿毒打,再到后面的还没用完各种刑具,这个余庆就招了。
    他招了后只求速死!
    窦蔻啧啧道:“锦衣卫的诏狱果然名不虚传呀。”
    端木杨哼道:“以后不许再跟陈显互通信鸽,诏狱什么的也不要关注,那里面的人都不是人。”
    窦蔻撇撇嘴,不做解释,说道:“这个余庆果然是什么都不知道,真是可惜了。”
    “小人物而已,不过余庆虽然什么都不知道,可也确实是他动手杀了马文才,也算死得不冤。”端木杨接话道。
    窦蔻道:“他只是窦怀谆手里的一把刀罢了。可惜的是他太相信窦怀谆了,以为现在站出来窦怀谆过后就能救他,身为暗卫,怎么还这么天真呢。”
    余庆是宣威将军府里窦怀谆养的暗卫之一,杀了马文才灭口是窦怀谆下的命令。时间就发生在马文才将周行畅的荷包偷走并下药后的那个晚上。
    也就是说,窦广文和刘天赐预谋的事情窦怀谆也是知道的,也许是这个父亲想帮初次办大事的孩子一个忙,为他擦屁股善后,也许他们本就是一伙的。
    想到这里窦蔻哼道:“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彻底清楚窦怀谆的心思。真是讽刺啊,我怎么会是他的女儿呢?”
    然而出生在谁家这件事,窦蔻真的无能为力。
    眼看着离三年一度的会试越来越近,端木杨的也日渐忙了起来。
    窦蔻这个大理寺少卿也是如此,虽然她是女的,可好歹是个四品官儿,她得帮着顺天府和锦衣卫维持京城的治安。
    自从进了二月份,京城内的书生们便多了起来,大小客栈几乎爆满。
    举国上下凡是中了举子又能来参加会试的都来了,这对京城的治安是个大挑战。
    好不容易临近会试了,治安方面也渐渐稳了,然而又传出窦蔻的外祖父张劲贤担任会试监考辅助官员的消息。
    一下子就把刚从边关招回京城的张劲贤,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然后各种传言瞬间冒了出来。
    有说张劲贤是谁?他不够资格,一个边陲小县令怎配成为主考官的副手?
    还有的说张劲贤是走了肃亲王的后门儿,不然他连京城的大门都进不了。
    更多的人在质疑这次会试的公平性,毕竟张劲贤的儿子张得明今年也要参加会试。
    然而当事人在进京后不久便被招到贡院去了,至今未归。也就是说这个消息是属实的。
    进入三月,张劲贤的任命书终于下来了,升为户部主事,算是升为京官了,这个职位做为主考官的副手也够了。
    窦蔻为此很开心,他的外祖父终于在京城立足了,以后的京城必有他们张家的一席之地。
    对于那些流言蜚语,窦蔻自然不会理睬,但也不会漠视不管,她跟陈显提了个意见,让他们锦衣卫分派人手去查,寻找流言的源头。
    因为有人质疑会试的公平性,这就可大可小了。
    让窦蔻最没想到的是,回到京城一向深居简出的齐王在张劲贤上任户部主事之后,竟然大摇大摆地登门拜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