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211章 打工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忙完这些,也就是小年夜了。
    何小山这才匆匆从县城往回赶。
    过来接他的是何振堂的侄子,三十岁的何耀辉,何小山要叫他一声“六哥”。
    何振堂只有一个十岁的闺女,他把自家三个侄子都当成左膀右臂来培养。
    所以,何耀辉也属于村里编外的“重要干部”,唯一的一台拖拉机就归他管。
    这两天却成了何小山的“专职司机”。
    “小山,你说我开拖拉机有前途吗?”总算何小山空了,作为堂哥的何耀辉问出了一个一直在心头纠结的问题。
    何小山很是吃惊,80年在农村作为村里的专职“农机管理员”,是非常有面子的岗位,大事小事都能掺一脚,油水非常好,这个好位子,别人羡慕都来不及,堂哥居然嫌弃,何小山都觉得堂哥是不是膨胀了!
    “你觉得开拖拉机不好?别人可是早都找不到门路呢!”
    何耀辉连忙解释:“不是这个,我是看到他们有一辆卡车,我觉得那玩意比拖拉机厉害多了,坐在驾驶室里多神气,又遮风又挡雨的,装的又多……”
    何小山笑了,原来堂哥是羡慕开卡车:“卡车可不便宜,而且山路不好走,从村里的角度看呢,卡车太贵,一辆能买五辆拖拉机,要是货不多,卡车用起来费油……”
    何耀辉有点沮丧,他原本还想着撺掇堂弟让村里买卡车呢,现在一听就懂了,堂弟也不看好卡车。
    不过,堂哥的话到是给何小山提了个醒。
    拖拉机在最近三五年是有大用的,村里一台显然是不够的,倒不妨多买几辆,不过这个钱从哪里来呢?
    正这时,前面四个人拦住了路,在招手。
    何小山一看乐了,这不是杨勇、李寨田和菊妹、小牛娃吗?
    “小山哥!”菊妹裹着大棉袄蹦得老高。
    上了拖拉机,何小山才问起他们怎么会在一块。
    杨勇一本正经说道:“这不是昨天才到了县里,我把跟着回来的人一批批安排走,最后个菊妹他们到你们村去,顺便向你汇报下工作嘛!”
    “啊?”何小山也没想到杨勇居然会调侃自己,而且面不改色,只能无语道,“你学坏了!”
    哈哈哈……
    大家都笑起来。
    汇报工作是假的,不过杨勇和李寨田的确有事要和何小山商量。
    “之所以过年晚了,是因为厂子不是准备搬到深城吗,所以询问了一下所有工人的情况,还要落实边境证、务工证明和暂住证,其他人都没事,就是小牛娃和菊妹……年纪太小,被涮下来了。”
    菊妹倒没什么,小牛娃显得有些沮丧。
    杨勇沉声说:“哎,都怪我!”
    何小山突然笑了:“小牛娃,想学开拖拉机吗?”
    “什么?”小牛娃差点从拖拉机上蹦下来。
    “我也要学!”菊妹一脸坚决。
    女拖拉机手?
    何小山看着菊妹,这半年在南边其他人多少都有些水土不服,唯有菊妹反而是发糕一样疯长,已经一米六了,而且脸都圆了好多。
    “小牛娃可以的,菊妹……这活计,累人!还要搬运的!”
    “小山哥,我能行的,在厂里我什么岗位都干过的,不信,你问勇叔!”菊妹撅着嘴扯着何小山的袖子,“要不,我们回去扳手腕,小牛娃都扳不过我的!”
    小牛娃顿时脸就红了。
    何小山手一挥:“都去学!”
    何耀辉倒有些急了,生怕自己的位置被顶掉。
    要知道,何小山虽然去了北京,可是他的地位反而水涨船高。
    别说是县里,就是省里有几个人和领导会过面?上过央台新闻?
    “小山,村里就一台拖拉机……”
    何小山拍拍他的肩膀:“这是公家的,他们的拖拉机,自己买!”
    这下连杨勇等人都惊呆了。
    自己买一辆拖拉机?
    在山村里,这跟买一家私人飞机一样,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再说,先不提这钱的事,自己买了拖拉机干啥啊?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啊,比如搞运输,山里上百个村子,有一多半连拖拉机都没有,都是牛车和骡子车!运砖瓦、肥料、粮食什么的不都的排队?”
    “对对对!”
    “婚丧嫁娶,不得用拖拉机啊?”
    “对对对!”
    何小山连说两个,何耀辉也插嘴:“那倒是,还有平时赶集,一家子走亲戚,送嫁妆什么的,也要用。”
    菊妹:“我决定了,带回来的钱就去买个拖拉机!”
    何耀辉一哆嗦:“啥,这次你们出去打工能挣回来一台拖拉机?你们一个月到底能拿多少钱啊?”
    小牛娃小声说:“开始两个月才三十多,五十多,后来……嘿嘿。”
    何小山制止了小牛娃:“收入尽量不要提,我不是说过吗!”
    菊妹和小牛娃心头一凛:“知道了!”
    何耀辉有些生气了。
    “哥,不是不能告诉你,是怕你听了心里不平衡,出去打工不是发家致富的捷径,现在他们是包吃包住,不怎么花钱,万一有人出去打工把钱都花光了,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没脸回家呗……”
    何小山沉声说道:“不对,有些人会没脸回来,有些人说不定会去偷,去抢,女孩子会跟人跑了,或者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他们在外面是多劳多得,挣钱不容易,万一有人眼红上门借钱怎么办?”
    何耀辉可不傻,之前何振堂被“劳改”的时候,他们父辈连同自己都抬不起头,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统一口径是半年挣了一千左右!我已经关照过其他人了,不过我不确定他们能不能扛住不说出来!”杨勇也不敢打包票。
    其实已经有些征兆了,最近两个月要求出去打工的人络绎不绝,杨勇和县里负责的人都有些头痛呢。
    不过借口快过年不招工都回绝了,过完年,杨勇也不知道怎么拒绝!
    “这事再说吧!”何小山心里一黯,打工潮还是不可避免。
    打工潮一旦形成,那么就不可避免会出现空心化。
    他甚至有些自责,这还是因为他的缘故,所以提前到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