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228章 闹什么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来培训的不止五岭村的人,还有东甸和高墨村的,一大部分没见过何小山,可是不知道何小山的却是不多。
    公社中学考上北大的屈指可数……根本没有,他是第一个。
    高考作文满分的更是……第一无二。
    上过央台新闻……
    发明靠科技的机器……
    和首长说过话,握过手……
    最关键的是他带着第一批出外打工人员到的广州!
    对于想要出外打工的人来说,首长什么的离他们太远,倒是何小山亲自带队出去打工的事,是他们最关心的。
    “原来是他啊!”
    “怪不得这么凶……厉害!”
    少数人嘀咕了几句之后,现场安静了下来。
    “真不知道,你们闹什么,就为了点面子,不想学?现在就可以说出来!”
    何小山这样问,自然没几个人敢出头。
    扫视了一下面前的人们,何小山终于看到了王平。
    “王平,刚才看到你也在闹,你出来,说说看!”
    王平面前的人一下闪开了,将他露出来。
    “说就说,”王平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我觉得,我年纪比小牛娃他们都大,而且是初中生,这培训要交钱,可是交了钱让你何小山和杨干事来教我们,我服,让小牛娃他们来教……能学到什么?”
    “我知道你们觉得他们太年轻,做你们的老师,你们脸上无光,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这位菊妹,她出去的时候,名字都不会写,现在呢?她已经脱盲了!可不是人家厂里好心,教她的,而是她感觉打工的时候,需要认字,所以自学的!”
    一下子无数的目光看向菊妹。
    菊妹有些激动。
    何小山手指一点小牛娃:“他叫小牛娃,为什么呢?因为他小小年纪就帮大队里放牛挣工分,他是个孤儿,没有等着国家来养活他,他自己就能养活自己,出去之后,他是第一个成为班组长的,要不是年龄不过关,过完年,人家厂里的老板还想让他做线长!”
    县长?
    何小山补充了一句:“一条生产线的线长,管三五十个人呢!现在谁还觉得他没有资格教你们?”
    一下子鸦雀无声。
    “有人也许会说,不就是干活吗?谁生来就会啊,要是给我机会我也能学会,说不定比他们还要好……对不对?”
    不用问,也知道,很多人是这样想的。
    这年月,其实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十年之后,无数的农民出外打工,最后留在城市的人也很多,做老板的,成为技术骨干的,甚至出国挣钱的多如牛毛。
    这些在老家是没有机会,也没有钱,让他们学习。
    还有像新东方、蓝翔这样的学校,现在根本没有。
    读大学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农村尤其是山区能读大学的机会更少。
    不能读书,那么只能种田,农家子弟的选择面很窄。
    何小山可谓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你们也许觉得这十块钱多花了……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在工厂里熟练工和生手的差距有多大,菊妹你来说,你第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
    菊妹直接站起来:“十一块五毛!”
    “第二个月呢?”
    “一百七十四!”
    下面顿时炸了,相差十几倍?
    “告诉他们为什么!”
    菊妹傲娇地说:“因为我第一个月还不熟悉,手很笨,只能在厨房里帮忙,生产线上去不了,所以……扣掉伙食费就剩这些钱,第二个月的时候,我偷偷学了组装,要求调到生产线上,一个星期之后,我做的那道工序,我是最快的!”
    何小山拿出一块电子表来:“这是盛佳厂去年主要做的产品,这一块小小的电子表其实是最简单的电子产品,里面却有十一道工序,还不包括检测和包装,十一道工序,一共需要多少人呢?”
    何小山再次看向菊妹。
    “三十一个人,有的工序要四个人,有的只要一个。”
    “知道三十一个人一天生产多少电子表吗?”
    所有人都在摇头,菊妹自觉说道:“最少三百六十,最多的一天是四百四十只。”
    “哇……”
    何小山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接着他指着小牛娃:“你们看小牛娃,是不是觉得他才十六岁,呆呆的?你们却不知道整个盛佳厂能胜任电子表生产线所有岗位的一共就是六个人,小牛娃就是其中之一。”
    他这样说的时候,小牛娃更加拘谨了,有点坐立不安,最后菊妹踹了他一脚。
    小牛娃差点摔倒,涨红了脸:“你踹我干什么!”
    菊妹“哼”了一声,不理他。
    其他人纷纷笑起来。
    “现在大家都进教室吧,我都快冻的说不出话来了。”何小山将所有人叫进一间教室,“在分班之前,我让小牛娃给你们展示一下。”
    菊妹接过电子表交给小牛娃。
    拿起工具的那一瞬间,小牛娃就像变了个人似得,像是将电子表拆成散件,然后何小山一声令下,他又迅速的将电子表组装起来。
    这下所有人都服气了。
    接着开始分班,何小山说出了电子厂的事情,很多人心动了。
    能在家门口上班,自然是好的,尤其是女孩子。
    何小山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将培训分成两个班,一个班主要跟小牛娃学习组装电子表,另一个班才是外出务工的。
    第一节课,菊妹没教他们技术,而是开始了简单的粤语培训。
    等杨勇和何振堂两人下午赶到学校的时候,一间教室里,小牛娃正在讲解着电子表的各种零件。
    另一间教室里则是一片:“雷好”、“做咩”、“雷系宾个”……
    杨勇也要给学员讲课,主要是将如何在广州应对各种事情。
    一星期后,杨勇就带着第一批培训结束的学员去了省城领取边境证,然后去广州,再去深城。
    第二期的培训班在县城开展,同时另一个班的学员也正式成为县电子厂的筹备人员,开始整理场地……
    这时候,何小山和何小林也准备回北京了。
    报道之前,两人都有事情要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