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378章 暑假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何小山最后还是没想着把小满留在身边。
    小满心野了,心气高了,跟着自己却不能学到什么,而跟着任总,不论是在建的工程,还是参军,对小满都有好处。
    起码经过部队的熔炉锻炼之后,小满才能真正跟过去道别,那些之前留下的痕迹才能被一扫而空。
    何小山直接去了个电话,同意小满不回来,没想到他身边的三个小伙伴也跟着参军,害的何小山差点被两个大妈挠破脸。
    原来两个大妈以为儿子被招去南疆保家卫国了,后来知道是北方的建设兵团,两个大妈才高高兴兴过来道歉。
    何小山自然是大度的原谅了两位大妈,并且让她们转告一下,会照顾好四个小家伙的。
    何小山说这话的时候,满小妹躲在他身后,拉着他的衣角角不放手。
    两个大妈自然好像明白了什么,眉开眼笑地就去了。
    满小妹好久没看到弟弟了,追着问何小山,弟弟去哪了。
    何小山笑着安抚她,小满去了部队,成了军人,还在学打枪……其实跟工地上小工差不多,正在学盘钢筋。
    背地里,何小山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
    因为他后悔了。
    现在不仅培训班一摊子事背在何小身上,就连秦虎那队人一遇到事情也让找他,让何小山烦不胜烦。
    这时候,任波和吴琦也过来找他。
    “你们不是在电仪厂负责微机组装吗?”何小山看到他俩不禁问道。
    电仪厂正式被盛佳厂指定为小灵通微机生产基地之后,也要建立一整套的组装生产线,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零部件的采购也纳入其中,比如磁带机、机箱、电源、风扇之类的。
    所以韩明益就指定任波和吴琦过去帮忙。
    吴琦指指自己憋下去的肚子:“山哥,你看看,我这些天掉膘就掉成什么样了,你还想地主老财一样只盯着我干活啊……”
    任波也不满:“何小山,你有多久没去上课啊?这是准备荒废一学期啊……”
    何小山这才想起来,原来要期末考了……他这学期还没上满十天课呢!
    “对了,期末考之后,你们准备去哪里玩?我家老爷子今年有名额可以去北戴河,他准备带着我去!”任波得意洋洋地显摆。
    他今年可是去了趟港岛的。
    任家老一辈的圈子里谁都知道任波立功了,犒赏一下自是应该。
    吴琦看看何小山。
    何小山指指培训班:“我说之前怎么有十七个人来报名,恐怕他们是趁着暑假来培训的,我恐怕只能待在这里了。”
    吴琦眼珠转转:“在这里做老师啊……能不能算我一个?”
    何小山满口答应下来。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何小山可是认真上学,培训班都暂时停了,直到考完期末考之后。
    不过让何小山没想到的是,吴琦居然自说自话又拉来几个壮丁。
    沈文慧和她的三个同学,在暑假里过来做了“小老师”。
    “你怎么过来了,不会你家饭馆帮忙吗?”
    沈文慧咯咯笑着:“我爸爸那个老古董,终于同意招雇工了,还是街道上动员他的,有一对残疾人夫妇,大叔小时候小儿麻痹,现在走路有点不利索,不过会烧菜,阿姨不会说话,但是会干活。胖叔叔一来,爸爸就同意我到老师这里来帮忙了!”
    吴琦正在做事,顿时不满了:“我是吴琦哥哥,不是胖子叔叔!”
    “哈哈哈,”沈文慧突然回头,领着两男一女三个同学齐声喊道,“胖子叔叔!”
    吴琦目瞪口呆:“你们居然恩将仇报?”
    没过一会,陆陆续续就有学生上门。
    这都是附近的小孩,有小学生、初中生、技校生和高中,还有两个待业青年。
    何小山将他们按照英语熟悉程度分成两个班。
    一个是初级班,一个是预备班。
    初级班快速推进,讲了几天微机原理和内部结构之后,就开始教怎么使用cbd—dos系统。
    预备班则只能先教一些简单的英文符号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预备班主要由小老师们负责教,用的教材就是顾琛编的那本。
    经由韩明益等人修订后已经出版,成为基础教材。
    顾琛深受鼓舞,已经在撰写第二版本了。
    不过何小山建议他的第二版本加入bd—dos和cbd—dos的内容。
    这家伙也没放暑假,正在北大服务部的机房里埋头苦学呢!
    不过和第一版不同的是,这一版是按照何小山写给他的框架来写的,里面很多顾琛不懂的,还需要何小山增添上去。
    两天后,有人找上门来。
    不是别人,正是何小林。
    他是过来问何小山回不回家的,看到培训班里人满为患,他也没多说,递给何小山三本杂志。
    “这是……”
    何小山快半年没见到哥哥了,只觉得何小林的变化有点大,瘦了、黑了、高了几厘米,另外就是人沉稳多了,还戴上了一副近视眼镜。
    三本杂志都是很朴素的杂志,不过来头挺大,一本是清华的校刊,一本是《青年报》下属的时代青年杂志半月刊,最后一本是《法制青年》的合订本。
    里面夹着书签。
    “分田到户实施中青年党团员干部的任务”
    “少说多做才是时代的要求”
    “京郊农民的自发经济行为”
    何小山几乎惊呼起来。
    “我被社科分院的老师转系了!”何小山有点憨厚地说道,“另外,他们给了我一个命题,调查一下家乡这半年的变化,我本来想找你一起调研的。”
    哥哥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何小山心里踏实很多,他心里颇多感慨,哥哥明显是喜欢土木工程的,小时的理想就是建高楼大厦,现在他似乎更是喜欢上研究社会……
    何小山不敢居功,不过他也知道何小林这是脱胎换骨。
    转身,何小山给了何小林一千块钱,让何小林在调研的时候吃好点。
    何小林一点没犹豫就接了下来。
    其实何小山还想问问哥哥,有没有接到岳晓蕾的信……然而直到何小林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他也没问出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