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8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至于工匠的死活?那是朝廷的问题,和我们有啥关系。
    和你们没关系,和我有关系,和大明有关系。
    朱雄英斩钉截铁的道:“回京之后我亲自去和皇爷爷说,废除匠籍,彻底还工匠自由。”
    徐允恭说道:“太孙仁慈。”
    陈景恪也很欣慰,没白教这么久。
    大明的未来不看朱元璋,也不看朱标,要看朱雄英啊。
    “作为一名优秀的君主,不能只提出问题,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废除匠籍很简单,我相信陛下也不会驳你的面子,但废除之后呢。”
    “皇家是需要工匠的,而且匠籍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技艺得以传承下来。”
    “废除匠籍之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朱雄英很自然的道:“那不是有你吗,随便想想不就有主意了。”
    陈景恪:“……”
    徐允恭差点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连忙捂住嘴。
    陈景恪深吸口气,说道:“你是君主,必须要有自己的主意,要不然很容易被下面的人骗。”
    朱雄英斜睨了他一眼,道:“你以为我傻,谁都信呐?”
    然后干咳一声,一副语重心长的道:
    “景恪啊,现在知道我对你多信任了吧,是不是很感动。”
    陈景恪:“……”
    要不是看在你是太孙的面子上,今天非揍你一顿不可。
    第二天早上起来,陈景恪就找来了几个铁匠,准备打造几样小玩意儿。
    以前他只是理论上告诉朱雄英,工匠和生产力的重要性,终究是隔着一层。
    今天他准备小露一手,用事实强化这个概念。
    这样即便是有人反洗脑,也很难起到作用。
    他也没准备搞什么黑科技,全是当前技术能轻松达成的。
    真的就是一些小玩意儿。
    首先是针对马车的,他设计了弹簧和轴承。
    弹簧除了让马车舒适一些,别的作用暂时难以体现出来。
    轴承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儿的作用是肉眼可见的。
    没有轴承的时候,轴和轮子是直接接触的,太容易磨损了。
    出一趟远门,要随身携带一堆车轴,随时更换。
    有了轴承,更加省力,还节省车轴。
    考虑到这个年代钢铁质量不过关,他没有搞滚珠轴承,而是弄出了柱状轴承。
    虽然效果没有滚珠轴承好,但比起没有轴承,已经是划时代的进步了。
    找来熟练工匠,纯手工打造,很快轴承和弹簧全部弄了出来。
    一通捣鼓之后,一辆新型马车诞生了。
    谁见了都说好。
    朱雄英吐槽道:“有这样的技艺,为何不早拿出来?”
    陈景恪翻了个白眼:“你以为这两样东西,就只有这一点用处了吗?”
    然后他又指挥工匠,弄出了滑轮组。
    当陈景恪利用滑轮组,轻松吊起几百斤重物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尤其是宁吉忠,更是惊喜的道:“太好了,有了此物我们造船的速度能加快数倍。”
    “陈伴读果然学究天人,老朽佩服,佩服啊。”
    朱雄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眼睛里充满了兴奋,也跑过来试了试。
    虽然不如陈景恪那般轻松,却也将重物给吊了起来。
    “好好好,果然是好东西……”
    这还不算完,陈景恪又提出了一个龙门吊的概念,让宁吉忠等人进行研究。
    至于龙门吊这个名字是否犯忌讳——此时需要某太孙出来背锅。
    这是太孙亲口赐下的名字,谁敢不同意?
    对此,朱雄英连翻了好几个白眼。
    宁吉忠对陈景恪已经彻底心服口服,立即带人研究设计,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初步方案。
    先打造了一个小型龙门吊,轻松了吊起了几千斤重的木头,并准确将其安放在预定位置。
    所有参与的工匠都兴奋的欢呼起来。
    就连沉默寡言的梅老实,都激动的说道:
    “有了这个龙门吊,造船的速度能提高几十倍。”
    “很多为了节省人力,需要拆开一点点建造的结构,可以先弄好用龙门吊安装在上面。”
    于是,一个更加庞大,能适用五千料大船的龙门吊,就提上了日程。
    这还不算完。
    很快舟山水师统领、武定侯郭英,前来拜见太孙。
    对他,朱雄英还是保持着足够礼遇的,亲自接见一番嘘寒问暖。
    郭英对太孙自然也是非常尊敬,不敢有一丝轻慢之处。
    这些都不是重点,当郭英见到滑轮组之后,也是惊喜不已。
    “有了此物,我们升降船帆就能变得更加轻便……”
    然后他又解释了升降帆的重要性。
    现在升降帆需要十几甚至二十几个人,一点点拖,非常的费力还麻烦。
    根据他的估测,有了滑轮组,能节约三分之二的人力,还能节约出至少一刻多钟的时间。
    遇到敌人的时候,升降船帆的速度越快,就意味着准备时间更短,能更快投入战斗。
    那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还有就是应对风浪的能力更强,海上气候多变,需要不停的调整风帆的高度。
    有时候突然来大风了,就要紧急降帆。
    一个操作失误,就是船毁人亡。
    总之就是,有了滑轮组,对水师的战斗力有着巨大的提升。
    解释过后,郭英立即请求,让宁吉忠等人研究滑轮升降。
    此时他对陈景恪更是充满了好感。
    原本他在宫里的妹妹就暗示过他,陈景恪不简单,宜交好。
    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礼节性的打了一下交道。
    随着陈景恪逐渐走向台前,他才知道妹妹为何要如此叮嘱自己。
    可惜,此时再去结交已经晚了。
    只是他没想到,陈景恪竟然还懂工匠之道,果然是全才啊。
    军事方面的应用,往往更能让人感受到技术进步的威力。
    朱雄英现在就是如此,原本他以为滑轮组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竟然还能应用到军事领域。
    当即就下令宁吉忠研究。
    同时,命人将滑轮组、龙门吊的技术,通报给另外两家船厂。
    还派人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
    就因为此事,朱雄英一行人在船厂呆了差不多一个月。
    不过他也不是傻等着,中间乘船去了一趟舟山水师大营,亲自慰问了将士们。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东北角,紧靠长江出海口,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前世我国某主力舰队的主基地,就在这里。
    原本的历史上,因为禁海的原因,这里一度被海盗占据。
    最多的时候,盘踞上万海盗。
    这一世既然要开海,就要在战略要地建设海军基地。
    舟山自然不出意外的被选中,成为海军主基地之一。
    朱雄英忙着收买人心,陈景恪则忙着了解炮舰和火炮,还让郭英开了几炮看看实际效果。
    发现了很多缺点。
    此时的炮舰非常原始,就是把陆地上的大炮搬到船上使用。
    笨重、装填不方便,没办法调解角度,只能靠近射击。
    火药也存在问题,因为材料提存不够,威力偏小。
    而且粉末火药容易受潮,颠簸之后容易分层。
    碳粉密度小较轻会浮在上面,硝硫粉末密度大较重会沉到下面。
    还有火铳,三眼铳九眼铳都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