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还画了南洋各个岛屿的地形图。
    而且他画地图的水平相当高,根本就不是小势力能培养出来的。
    再考虑到此人的来历,许柴佬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莫非此人是大明密探?
    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却也让他兴奋起来。
    莫非朝廷真的有意重返南洋?
    之后他就开始有意和岑信通接触,为对方提供便利。
    两人关系自然越来越好,岑信通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身份,却也说了许多大明内部的情况。
    变化之大简直让他不敢相信。
    朝廷主持让黄河改道?
    竟然直接朝黄河下手,皇帝好大的气魄啊。
    宝钞新政,让宝钞变废为宝?
    平税赋,南北方百姓同等纳税。
    ……
    只是短短五六年时间,大明竟然变得如此的陌生。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莫非大明又出了能人?”
    这是他在震惊之余,问出的一个问题。
    岑信通点点头:“天命太孙,自然有应命贤臣。”
    应命贤臣,还真有这样的能人出现了?
    于是他故意说了一句:“要是有机会结识这位贤臣就好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劝说他解除海禁。”
    哪知,听到这句话,岑信通却露出了一个神秘笑容:
    “或许不需要游说他,你所求就能成真了呢。”
    许柴佬激动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连连追问是什么意思。
    可之后无论他如何追问,岑信通都只是笑而不语。
    把他急的心里和猫抓的一般。
    但他也知道,如果岑信通真的是密探,定然不能将还未发布的政策告诉他。
    能暗示他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后续他也没有再问,而是开始通过别的途径打探消息。
    他的行为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很多人直接对他嘲笑不已。
    就连他背后的许家,都认为他异想天开。
    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他的意志。
    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终于和大明内部的同族取得联系。
    遥望大明方向,他心中默默计算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打探消息的人应该就要回来了吧,只希望一切如我所想……”
    “背后没有母国支持的日子,我实在是过够了。”
    尽管恨不得立即返回马尼拉,但生意还是要做的。
    这也是他在这个群体里立足的根本。
    半个月后生意终于完成,他迫不及待的返航。
    船队刚刚进入马尼拉湾,就察觉到了氛围的不同。
    申季亮惊奇的道:“怎么多了这么多船,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其他人得到提醒,也发觉了异常,开始议论纷纷。
    许柴佬的心则开始乱跳,不会是打探消息的人已经回来了吧?
    船只刚进入码头,还未挺稳他就迫不及待的跳下来,找到码头上的一名小管事询问情况。
    那小管事自然认识他,也知道他派人打探大明情报的事情,敬佩的道:
    “五天前你派去大明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大明要开海了。”
    “真的?”
    尽管早有预料,可得到证实,许柴佬还是激动的难以自己。
    当下也顾不得说别的了,拔腿就往家里狂奔。
    随后跟上来的申季亮等人得知这个消息,无不露出震惊之意。
    看着许柴佬的背影,目光充满了敬佩。
    且说许柴佬一路狂奔回家,换成往常他肯定先去拜会族老。
    但今天他什么都顾不得了,进门就大声喊道:
    “人呢,人呢?许船木人呢?”
    许船木是他的亲信,被派出去打探消息。
    家中的仆人同样都用敬佩的目光看向他,其中一人说道:
    “许船木在家主那里。”
    许家主就是许柴佬的父亲,许光宪。
    问清楚父亲在堂屋,他就急冲冲的跑了过去。
    刚到门口,就发现里面坐满了人。
    打眼一瞧,全都是各家的主事人。
    这些人正在听许船木介绍情报:“……大明天子已经决定开海,现在泉州、福州、宁波这些地方的海面,停满了装满货物的船只。”
    “只等朝廷政令正式下达,这些船就会出海……”
    “轰……”尽管已经数次听说过这个情报,可在场所有人还是发出了惊叹声,陷入了讨论。
    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质疑,朝廷的旨意还没有正式下达,谁敢保证这个消息是真的?
    甚至有人直接质疑他胡说八道。
    许柴佬深吸口气,大踏步的进来说道:“我相信船木的话,诸位现在应该做的,不是质疑此事的真假。”
    “而是此事若为真,我们该如何自处。”
    第242章 陌生的大明
    屋内众人这才发现他的到来。
    都是长辈,搁在以前他要是这么说话,定然会遭到训斥。
    但今天所有人都像是没发现他的失礼,纷纷嘘寒问暖:
    “许大郎你回来了?”
    “大郎辛苦了,快进来。”
    有几个以前看他很不顺眼的人,也表现的非常亲切。
    许柴佬知道是为什么。
    越是如此,他就越能感受到,大明对他们的影响有多深。
    一名老人慈祥的道:“大郎啊,你是如何知道大明要开海的?莫非在朝廷有什么特殊渠道?”
    不就是想知道,我和大明朝廷是不是有联系吗。
    偏偏不回答你们。
    许柴佬只是神秘一笑,说道:
    “我才刚到,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且等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碰了个软钉子,老人眼睛里出现一抹怒意,就准备强行追问。
    “咳。”许光宪干咳一声,说道:“赵兄莫急,等柴佬了解了状况,自然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老人只能悻悻的坐下。
    然而许柴佬接下来的操作,更是让这些人气愤。
    他没有当堂问话,而是将许船木给喊了出去。
    这是明摆的要藏私。
    可是他们除了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许家是南洋最大的豪商之一,许柴佬又是年轻一代的话事人。
    加上大家都摸不清他和大明是否有联系,不敢再轻易得罪他。
    许柴佬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将许船木喊出去仔细询问了大明当前的情况。
    各种改革都真实存在,他最关心的开海之事自然也是真的。
    “朝廷在泉州、福州、宁波、青州等地建造了船厂,允许百姓重回海边谋生……”
    “现在几大港口全都停满了商船,朝廷打造了六十余艘宝船,护航战舰二十艘……”
    “本来我还想多打听一些情报,中途听说朝廷正式下达了开海的旨意。”
    “我怕误了大郎的大事,就赶紧回来了。”
    在屋内,他给众人说的分明是朝廷旨意还未下达,大家都在等政令。
    现在却说政令已经下达,果然是有所隐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