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7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徐达幽幽得道:“上辈子他可能是北元人吧。”
    陈景恪:“????”
    你觉得你很幽默是吧?
    两人大眼瞪小眼了好一会儿,陈景恪挥苍蝇一般的摆手道:
    “算了算了算了,我去找太子商量一下。”
    说是找徐妙锦,其实就是通过她来说服朱雄英。
    但陈景恪自然用不着如此拐弯抹角。
    去东宫找到朱雄英,屏退侍从之后,将锦衣卫密函丢在他面前。
    朱雄英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假的吧?”
    第二反应就是:“绝不能让皇爷爷和我爹知道此事,否则妙锦夹在中间日子不好过。”
    陈景恪心道,果然是朱家的人,都特么的是情种。
    然后他就将徐达的话转述了一遍。
    朱雄英听完直揉太阳穴:“四叔还真是……真是……狡猾啊,他这是吃定了我啊。”
    陈景恪明知故问道:“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你说怎么办吧?”
    朱雄英深吸口气,叹道:“还能怎么办,压下去。”
    “皇爷爷若是知道了,杨璟要死,四叔要被斥责,魏国公至少要被废。”
    “若是魏国公出事,妙锦怎么办?”
    陈景恪心道,恐怕为了妙锦才是主要原因吧。
    嘴上说道:“那要不和陛下说说?”
    朱雄英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我爹表面看起来好说话,其实心里比我皇爷爷还要看重规矩。”
    “有些事情他能一笑而过,有些原则性事情他绝不会容忍的。”
    “若给他知道了,还不如直接告诉皇爷爷。”
    陈景恪想了想朱标的性格,确实如此。
    他比老朱宽厚的地方在于,能包容一些小错误。
    但遇到原则性问题,他的手段并不比老朱轻多少。
    很明显,杨璟诈死还这么高调的复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原则性事件。
    “那要不告诉娘娘?”
    朱雄英迟疑了好一会儿,缓缓摇头道:
    “还是不要说了,皇祖母的身体……我不想让她操太多心。”
    马娘娘属于‘灯油’不足了,只能靠名贵药材补充。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流失速度加快,对药材的转化吸收却变慢了。
    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现在精力愈发不济,大家也都尽量不用烦心事去叨扰她。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也好,不过有你出手帮忙遮掩,这事儿应该暴露不了。”
    朱雄英扣了扣眉心,头疼的道:“杨璟在燕国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不可能瞒得住的。”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
    陈景恪好奇的道:“哦,你这么快就想到办法了?”
    朱雄英说道:“还是要在这份密函上做手脚,采用那九分真一份假的办法。”
    陈景恪皱眉道:“你想怎么做?”
    朱雄英说道:“公函改一改,就说在燕国出现了一个叫杨璟的人,用兵如神。”
    “怀疑此人与已故营阳侯有关,让锦衣卫总部调查一下当年的事情,看是否另有隐情。”
    “然后你将公函给皇爷爷和我爹看,他们必然会派人去问四叔。”
    “只要四叔咬死,此杨璟非彼杨璟,他们定然不会怀疑。”
    那确实,老朱和朱标绝不会想到,朱老四会骗他们。
    而且老朱和朱标会想:如果杨璟诈死,怎么可能会高调的恢复本来姓名,肯定是同名同姓。
    事情差不多就过去了。
    陈景恪不禁竖起大拇指,说道:“高,太子殿下高啊。”
    朱雄英一点都没有得意,无奈的道:
    “高个屁,咱俩聪明一世,到头来还不是被人算计的死死的。”
    陈景恪顿时也笑不出来了。
    特酿的朱老四你个混球,劳资和你没完。
    朱雄英继续说道:“等将皇爷爷和我爹骗过去,再给锡兰岛锦衣卫回一封公函。”
    “告诉他们营阳侯已经死了,这是个巧合。”
    “让他们不要多心,更不要随意传谣言,以免传出去影响燕国大局。”
    “如此也能将锡兰岛的锦衣卫给安抚住……”
    什么叫欺上瞒下?这就是。
    陈景恪补充道:“最好你亲自夹个纸条过去,警告他们不要破坏了燕国的大好局面。”
    “如此就算那些人还有怀疑,也不敢再说什么。”
    毕竟实权太子,未来的皇帝,谁敢得罪他?
    就算明知道事情有问题,那些人也必然会闭紧嘴巴的。
    朱雄英点点头,表示就这么办吧。
    事情有了结果,两人心情都轻松了不少。
    至于伪造公函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一句话的事儿,要什么样的都有。
    这时,朱雄英突然说道:
    “对了,等会儿你去找妙锦,把这事儿一五一十的给她说一遍。”
    “最好把我的果决处置,详细的描述给她听。”
    陈景恪翻了个白眼,道:“出息。”
    第424章 大家都怕真相
    陈景恪拿着伪造好的公文去找了老朱和朱标,他们两人的反应和朱雄英预料的一般无二。
    老朱断然说道:“怎么可能,老四不会骗咱的,那肯定是同名同姓。”
    朱标亦颔首道:“如果真是诈死,又怎会使用真实姓名……”
    “给锦衣卫那边回信,就说让他们不要疑神疑鬼。”
    陈景恪却坚持道:“我觉得还是查一下好,不是怀疑燕王,而是走个流程也能替他洗清罪名。”
    老朱不耐烦的道:“何必多此一举,咱的儿子咱还能不知道,老四没那个心眼。”
    陈景恪相当无语。
    刺猬夸它儿子身上光,黄鼠狼夸它儿子香。
    朱老四这么诡计多端,在老朱眼里就是没心眼。
    不过有一说一,嫡兄弟五个里面,除了老五朱橚之外,还真就属朱棣心眼最少。
    其他三个,包括朱标在内,那都是心眼上长个人。
    对比一下,可不就是心眼少的实在人吗。
    朱标却很支持陈景恪的提议:
    “燕国这个杨璟出现的太突兀,能力也是大将之材,惹人怀疑也是正常的。”
    “查一下也好,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拿此事做文章了。”
    陈景恪摇摇头,故意打岔说道:
    “主要身毒人战斗力太差,打他们体现不出能力。”
    “是不是大将之才不好说,但确实挺有能力的。”
    能调动数万大军而不乱,这本身就是能力。
    “说起来,这些年燕王在北平发掘了不少人才啊,晋王那边更是人才济济。”
    “咱大明的新一代,都快被他们给掏空了。”
    老朱得意的道:“咱的儿子,能力那是没的说。”
    “不过你小子别危言耸听,大明人才辈出,他们才能带走几个。”
    朱标果然不再关注杨璟的能力问题,笑道:
    “他们都是要做大事的,手下没点人才怎么能行。”
    “这几年朝廷发掘的人才更多啊,沧海省和淡马锡那边的培训班,都人满为患了。”
    陈景恪心中一动,说道:“再有半年,第一批去学习的观政士,就可以授予正式官职了吧?”
    朱标说道:“是啊,虽然不能如之前那般,一上手就是县一级的主官。”
    “但这些人都学过新政,眼界是不一样的,去了地方当能带来不一样的风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